当前位置:首页 > 思念 > 正文

没有人能给你无时不刻的安全感,除了你自己

发布时间:2021-04-29

没有人能给你无时不刻的安全感,除了你自己

没有人能给你无时不刻的安全感,除你自己

文/卢思浩

那年在飞机上,百无聊赖的我一边向往着所谓的留学生活,一边列了一个单子,写着这几年要做的事情。

不怕大家笑话,这个清单上的第一条就是:考上剑桥,一如我在10年的日志里所说。但是除考了3次的雅思终究考上八分之外,这一条我差了十万八千里。我妈还时不时地笑话我当时满嘴跑火车,放大话。

第二条我也没能做到:出国之前总想着要跟各国人民打成一片,其乐融融。想象中的画面始终没有出现,电影里常见的大学镜头也没出现。如果真的有那末一部电影,我连龙套都不是,缘由很简单,如果镜头能都扫到我,大概这时候的我不是在去上课的路上,就是在回家的路上,两点一线。

那时的我自然没有预感到我的生活会是完全另外一个模样,固然也没能预感到N年后的今天我竟然在角落里找到了这样一张皱的发黄的单子。仔仔细细地把单子看完,除略有进展的厨艺和略有减少的青春痘之外,其他的仿佛都没能做到。

但是我一点也不难过。

缘由很简单,是由于我喜欢现在的自己。太多人觉得焦虑,是由于现在的他们自己,跟想象中的自己很有距离。太多人会一而再地回想,大多说明他们现在过得其实不好,因而一再美化过去讨厌改变。

其实你仔细想一想,去年的今天你在做甚么,你还背着一样的包么,你还坐着一样的坐位,留着一样的发型么,你身旁的那个人还是当初信誓旦旦地说要跟你永久的那个人么?改变其实早就产生了,谁说改变需要五年,需要十年呢?

永久不要躲避你的过去,更不要用你的过去牵扯你的将来。

上面说过如果真的有一部描述大学生活的电影,那我连龙套都不是,但是在我活的地方,我就是我自己的主角。我有个习惯,就是我会把所有近期要到达的目标和要打败的人都列下来,超出了一个或完成了一个以后就把它划掉。

你知道有关未来的东西,总是不肯定地让人犹疑不前。他人给你的动力是会用光的,你只有从自己身上找到动力,找到你的发光点,然后为之努力,为之发光。

这个世界是这模样的:你的努力只有你自己看得见,有的时候努力的成果被他人一带而过。你熬夜到清晨3点,第二天还是只能假装若无其事地上班。你眼睛都快要睁不开了,第二天还是起早去赶那永久不会为你停下的地铁。他人总看到你的照片,说你过的真好呀,过的真滋润,但是没人知道你这个星期忙的几近没有怎样睡觉。

你以为找到了救星可以好好倾诉一番,可是他却不怎样在乎。你想要打电话回家给爸妈,却突然觉得不能把这样的一面展露在爸妈眼前。突然间你想问,为何这个世界不是你想要的模样,那些曾看起来非常接近的,现在突然变得非常遥远。

然后你突然停下来问自己,然后呢,怎样办?

我始终记得第一次一个人坐上去往异国他乡的飞机的那天,我离自己17岁生日还有3个月。我妈还在跟我打趣说:“现在后悔还来得及,一会就没办法回头了哦。”我没有回答她,只是反复地想:这是我自己的决定,也注定了我不一样的人生轨迹。不管怎样样,都是自己选择的。

五年前初三,我几近垄断了所有考试的全班第一,文科却总是只比平均分高一点,以致于后来我对我死党说我想写小说的时候,他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我,对我说:你还是去把古诗好好背一遍吧。

高一的时候,荣幸地考进了重点理科班,但是我却不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好学生。早恋,手机,不穿校服,头发长,这些老师看不惯的情节里都有我的影子,现在回想起来,居然有些庆幸,还好我没有完全被磨灭自己的个性。

也是这一年开始记日记,第一页抄写着五月天《倔强》的歌词: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然后写上一句话:我要做像陈信宏那样的人。

好像出国了很久,那个我一眨眼就不见了,经历了2次跨国恋都是无疾而终,第一次一个人在墨尔本的晚上听着歌忍不住眼泪,第二次却连挽留的举动也没有,心里是不舍的,可是又能怎样样呢。

有人肯陪我走过这么一段,我就已很感激了。毕竟当时做出许诺的时候,我们都是那末的真心。

时间和距离,到底有多强大呢?因而,我们牵起了谁的手;因而,我们学会付出与爱。因而,我们学会伤心难过;因而,我们学会武装自己。

但是只有这样,你才会明白你终究遇到的,那个可让你脱下你所有防备的人,是有多宝贵,你才会明白当有人愿意一起颠沛流离,陪你做梦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情。

这几年我成长的特别快,生活也算是波涛不惊地继续下去,认识了很多强悍的人,有的环游世界,有的会好几国语言,有的学习双学位的同时参加各式各样的社团,有的每天只睡5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看书。

从墨尔本来到堪培拉以后,这样的感觉就更加的强烈。去过一个朋友家里,书柜上摆满了书,都是有关金融的,他说每本书他都会记笔记,每本书他都会看三遍以上。又或跟一个人交谈的时候问起她研究生想去哪里读,她直接回答我:“哈佛啊。”

而我呢,跟他们比起来,没有波涛起伏的经历,没有昼夜读书的毅力,成绩也是丝毫比不上他们。甚么时候起,我的雄心壮志,我的年少轻狂就这么渐渐地没有了?

很多人都说到处旅行很好啊,特别像留学生可以在异国他乡好好生活好好体验,可以跟老外交换交谈。我怎样觉得,我只是从一个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的圈子里,走到了另外一个人不多但也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的圈子里呢?为何明知道这样,还是义无返顾地从一个国家到另外一个国家,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呢?

事到如今,我终究可以明白,这是由于我的野心,不是由于那些学术,也不是由于这里真的比较好,而是由于我想要经历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我想要我的世界有一些不一样,我想要一个人好好看看这世界,所以我愿意接受所有的苦逼,所有的孤单。

由于我要的是那种闪闪发光的人生,我要的是一个不会让自己后悔的人生,我要的是那种能够让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心平气和的心态,我要的是变成我自己的太阳。

说穿了,就是能够以自己的气力安稳地站在这个大地上。

在《比起失败,我更惧怕遗憾》里写:我从不觉得我是一个能很好面对孤独的人,直到最近回过头才发现一路上自己走了多长的一段路。人有的时候很脆弱,但是只要咬牙继续向前走,回过头看的时候都会惊讶于自己的忍受力。

只有从惧怕一个人吃饭,惧怕一个人坐车到习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波折而从容不迫,才能真正明白孤独究竟是一个甚么样的东西。它是你的一部份,它是天使也是魔鬼,它能让你变得更好,也能让你万劫不复,你没法逃离它,你只有面对它。孤独到最后都是一种极为真实的存在感。

这些年来我搬了将近十次家,展转了三个城市,已记不得坐了几次飞机,马上又要离开这个已呆了五年的澳洲了。我有留恋,但我其实不伤感。头几天跟Faye 聊起来的时候,她说自己曾一个人在缅甸住了七天,在那个时候她觉得自己糟透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的时候,却觉得那是一段很珍贵的回想。

对我的留学生活,仿佛也是如此。回想起来像是一场冗杂的黑白默片,没有甚么亮点,没有甚么太大的起伏,有的只是生活的一点一滴。很多时候都觉得糟透了,但回想起来却觉得特别美好。与其期望失恋以后会有一个王小贱,不如期望你自己坚强一点;与其期望每次失落的时候会有正能量出现温暖你,不如期望你自己变成一个正能量的人;与其担心未来,还不如现在好好努力。

没有人能给你无时不刻的安全感,除你自己。

我不知道电脑屏幕另外一边的你在干吗。是又熬夜吃泡面,是觉得这个冬季就要过不去了,是否是很需要一个拥抱一个安慰,还是看着论题痛苦地皱眉,还是你最爱的人离开你了。(励志文章 奋斗)可是相信我,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想要跟你说说话,你身后还有你的父母和朋友,不要不想到他们,明天一定会好起来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的人生绝不会由于一件事情而停滞不前,也不会由于一件事情而平步青云。就像我之前从没有想到现在的我会是现在的一个我一样,要等到走完那段路,回头看的时候才会觉得两边的风景跟刚才来时有些不同。那些觉得过不去的,或许只是我们太倔强不愿意改变,或许只是我们习惯了那些不该习惯的习惯,可是那些伤总会渐渐地愈合,总有一天这些都会过去。

这唯一的条件,就是你要走过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你可以说我幼稚说我矫情说我不切实际,这些都没关系。被看轻被怀疑被放弃,那都是他人的事,跟我没有任何关系。由于我一直相信一个亘古不变的真谛,后悔的痛比跌倒的痛更难过,只有真心才能换真心。

而我的清单上还剩着最后三件短时间目标要达成:第二本书,微电影,和考研。

一如我在《要末滚回家里去,要末就拼》里所说:我不能在这里变老。我要在变老之前,做一些到了80岁还会微笑的事情。一个人最好的模样就是平静一点,哪怕一个人生活,穿越一个又一个城市,走过一个又一条街道,仰望一片又一片天空,见证一次又一次别离。然后在他人质疑你的时候,你可以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虽然每步都走的很慢,但是我不曾畏缩过。

有的时候,你需要伸出你的中指,对着这个操蛋的世界说 fuck you。告知这个世界,滚你的,我是我,你是你,我照旧相信爱情,我照旧相信梦想,我就喜欢听喜欢的歌大声嘶吼,我就是要寻求我在乎的而你们不在乎的东西,我就这么我行我素地过,对不起,坑爹的世界,我跟你不熟。

所有的牛逼后面都是一道道苦逼的高墙,所有的苦逼背后都是一次次他人看不见的坚持。我们能走到我们一生中那一次发光的那一天,我历来没有怀疑过。

再给自己一个交代之前,再还没有完全甘心之前,请继续努力下去,直到有一天我们都能够以自己的气力安稳地站在大地上,那是属于你自己的气力,没必要惧怕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