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为何实现不了梦想?
年底的朋友集会,大家总忍不住“抚今追昔”一番,话题常常集中在回顾2012年的个人梦想实现情况。我突然发现,“成功实现梦想的人总是类似的,而不成功的人则各有各的问题”。作为一个疗愈中的“梦想实践重度障碍者”,我深深地感到,虽然今天“梦想”这个词已快被人谈滥了,我还是非常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实践梦想的几个常见障碍,和可能有效的应对方式。
第一种:“寻梦”障碍
有些朋友说,我相信一定有甚么事情是我特别想做的,是我一生的梦想和寻求,只是我还不知道这件事究竟是甚么。我自己也有一些兴趣,但看上去都不像“一生的梦想”。因而,关于梦想的实践始终陷在第一步的寻觅僵局中,不知何去何从。
我曾就属于这样的一类人,一遍又一遍追问自己,究竟甚么才是自己的梦想,却始终找不到一件事,可让我豪情澎湃到非做不可。因而,在这类苦苦的追问而不得的情况下,我对自己失望透顶—一个人竟然连自己的梦想都不知道!
哈佛大学幸福课中有一句话:“幸福是一个连续的进程,不存在一个节点,到达就是'幸福',幸福不是非此即彼的状态”。
我想,人生中有诸多问题皆是如此,比如梦想。
我们的确可以更清楚自己的梦想,但不存在一个节点,在此之前我不知道自己的梦想,一旦到达,我就瞬间领悟。对梦想来讲,我们都是逐步清晰自己要做甚么。对所有在寻求梦想的人来讲,每天都在路上。每个当下都既是探索,又是答案;每次行动都就既是进程,又是结果。
“梦想”不是个静止的名词,而是一个连续的状态,在动态中不断发展和变化。
因此,“梦想”需要重新定义。对每一个人而言,不存在一个固定的东西悬在一个节点,专等你去发现。“梦想”是一个相对概念,我们只能说“当下”的你认为xx是你的梦想,但时过境迁,梦想也会产生改变。
正如人的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积累而改变,“一生的梦想”是个伪命题,真实的说法是:现阶段,你最想做甚么?不用去挖空心思思考未来十年的长远目标,由于现在的你没法给出一个属于未来的答案,你给出的只是“预测”。你没法说:我十年后想当一个作家,你只能说,我现在想当作家。在时间轴上,向回看,可以给结论,但向前给,给出的都只是预测。
所以,当下的欲望,当下想做的事,不管大小,是我们最该满足的——不管它是不是看上去像是将要延续一生的梦想。当你实现了当下的梦想,在下一个时刻到来时,未来的你自然会明白未来的答案。今天的你没法给出明天的答案。你问:十年后我想成为何样的人?而这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的我认为十年后我应当是甚么样的人?
进一步反思,我们在问关于未来的问题时,常常省略了隐含的条件,因而总是觉得看不清未来,觉得自己关于未来的想法非常模糊。其实,当我们每个人可以回答自己“此刻我最想做甚么”,你便已得到了关于“人生”的答案。由于“人生”只存在于当下,此刻的你已具有此刻关于梦想的答案。
第二种:“梦想实践”障碍
年初的时候,找来一个崭新的笔记本,认真地在上面写下明年的梦想:“旅行,读书,学画画,游泳,学xx ……”啊,光想一想这些事情就分外美好啊!一年过去了,本子还是崭新的,那一页纸上的梦想照旧停留在纸上,竟然一个也没有完成!
我想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窘境——明明有自己想实现的梦想,却总是没有付诸实践。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分情况讨论。
1.目标太高,难以实现。比如,你的梦想是明年读完100本书,可是你之前一年最多只能读20本书,而且读书速度也比较慢,那这样的目标就非常有挑战,实现的可能性便下降了很多。调剂梦想,让它更容易实现,或许,把100本减为50本是一个更可实现的目标。
2.实现梦想的动力不足。或许,你每一年都会把学弹钢琴放在自己的梦想清单里,但每一年也没能付诸实践,这个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我真的想学弹钢琴吗?这真的是我明年一定要实现的梦想吗?我做这件事希望取得甚么?或许,有的人只是希望培养自己在音乐中的自信,或许有的人只是希望在年会的时候露一手,——这样的目的对自己内心的震动够强吗?如果有非常强的震动,收获的价值非常重要,那末行动力自然会高一些;如果不够强,目标实践起来固然很困难。多问自己为何要做这件事,或许你会心外的增强实现梦想的欲望,或许会心外发现自己真实的欲望,调剂梦想。
3.缺少延续行动力。很多人都曾被“中途而废”这个词诅咒多年,许多梦想做做停停,年底一看,收获堪忧。我曾觉得“坚持”是自己特别欠缺的一个品质,直到最近一个朋友提示我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实现梦想,由于当你试图“坚持”一件事的时候,那其中一定隐含了一些让你没法坚持的内容,如果我们可以变通的把对自己比较难以“坚持”的地方换成让自己舒服的方式,实现梦想的行动力自然会增强许多。比如,我一直想练习瑜伽,但是很难做到每天晚上去瑜伽馆练习,其实,如果我把练习瑜伽的时间调剂为其他时间,如果把学习瑜伽的方式从随着瑜伽馆的老师学变通为看视频学习,这件事情就不那末难以坚持了。
另外,如果我们掌握一些提高行动力的方法,梦想实践之路走起来也会顺畅许多,比如:将梦想分解成小而明确的目标,给自己达成目标设置及其诱人的嘉奖和及其痛苦的惩罚,与朋友结成“梦想实践小组”,相互支持和鼓励。
第三种:“多梦症”
“多梦症”故名思议,就是具有太多梦想,每件事都去做,每件事又都没有做好。非常惭愧,2012年,我就得了“多梦症”。
2012年初,我决定去尝试一切喜欢的东西,不管结果和意义。然后,我开始学习佛学,花道,茶道,易经,瑜伽,绘画……但是,在这使人眼花缭乱的疯狂尝试中,我偶尔会升起一种厌倦——关注的东西太多,每样都是我喜欢的,可每样又都浅尝辄止,没有深入研究。就如一个口渴的人去打井,每一个井都只挖了浅浅的几锹,结果没有打出一个井,忙活了半天,还是口渴。
回看今年对所有兴趣的尝试,我深深地感觉到,对梦想的实现来讲,All is nothing. You want everything, you lose everything.
对梦想做减法,集中精力,专注地做好一两件事就非常不容易了。而做到对梦想做减法的条件是:了解自己,相信自己。
了解自己。有时,我们疯狂地投入所有的兴趣和爱好,看似在实现梦想,其实,只不过是不够了解自己,没有认真地思考自己究竟酷爱甚么罢了。《少年派的奇异之旅》中说,你甚么都信,其实你甚么都没信。是的,那些甚么都要的人,究竟想要甚么呢?那些甚么都想学的人,究竟想学甚么呢?在甚么都想学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信心和价值观?你是由于兴趣还是由于恐惧?你是真的感兴趣,还是惧怕自己不了解所有的事情,怕自己错过了甚么?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
相信自己。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吗?对我来讲,我学了那末多东西,只不过是我不敢真正选择一到两件最感兴趣的事去研究罢了。由于,如果我投入在10件事情上,都没有学精,我可以说那是我的精力不够,可是,如果我今年只做了1件事,又没有做好,我不敢承认是自己太笨,没有天赋。——说到底,我真的敢去尝试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吗?我敢说,我明年,乃至未来3年,我就是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我所最最渴望的这一两件事情上,去付出,去学习,去精进,我敢吗?之前的我,真的不敢。
最近,一个朋友问,“如果你做甚么事情都不会失败,你最想做甚么?”我又一次发现,近10年以来,每次问自己梦想是甚么,我历来没有改过答案——当作家和旅行。一晃都10年前就明确的梦想了,我又为此做了甚么呢?我今年学了那末多东西,也认真写了那末几篇文字,也曾立下明确目标说,我今年要完成15篇文章,但是,我内心里,历来没有相信过,我真的可以当一个作家。从内心深处,我认为自己既没有那样的才华去写出甚么像样的作品,也没有那样的毅力去将写作作为一个终年累月从事的事情。是的,我在潜意识里都不相信自己可以当一个作家,虽然,我无数次告知他人我善于写作,我想当一个作家。所以,你真的相信自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吗?还是你用疯狂的追逐麻痹自己,不去做真正该做的事情?
尾声
写了很多关于梦想实践中的问题和反思,最后,我想说,梦想其实不是一件甚么大不了的事,有梦想没有甚么值得自豪的,没有梦想也没有甚么可自惭形秽的。人生不过数十载光阴,只要能够如其所是地过自己的生活,做到身心合一,没必要被“梦想”这个概念所限制,活得反而拧巴、纠结。如果你恰好有梦想,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