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想,需要接近地气…
一个15岁的男孩,为了逼迫父母出钱援助自己学习音乐当歌星,因而割腕自杀、离家出走,最后,流落到收留站,完全中断了学业。
还有一个是45岁的中年男人。在繁华城市的城乡接合部,住十平米不到的出租屋,每天为了生存,苦苦挣扎。他与那个男孩唯一不同的是,每天凌晨,在冷冷清清的锅碗瓢盆交响曲中。他,臂膀上搭一条白毛巾,端着帕瓦罗蒂的姿式,高歌一曲《我的太阳》。
同那个15岁的少年一样,中年男人40多年来,心中始终都藏匿着一个绮丽的音乐梦。所不同的是,这一路走来,他的音乐梦熔化成血液流淌在琐碎平凡的日子里。而那个少年的音乐梦,却马上就要被个人的固执和鲁莽所戕害。
更大的不同的地方还在于,中年男人的音乐梦只是为歌而歌。而那个少年,他的终纵目的怕不是音乐,而是舞台之上夺目的烟火和舞台下沸腾的粉丝和无边的名利。
一个15岁的少年尚有机会从弥天大梦中醒来,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中了梦想的毒太深,等到迷途知返的时候,才知道,积重已然难返。
我认识一个流浪歌手,年过三十,一直矢志不渝地在皇城根下做着北漂,全部的生活来源皆出自女友拮据的工资和寡居妈妈那点可怜的退休金。女友想结婚,哪怕裸婚,只要他有个正常的职业便可。妈妈想看到儿孙绕膝,哪怕他一事无成,只要他能够晓得脚踏实地便是幸福。女友与母亲的这点最简单最基本的要求,流浪歌手却都不能满足。他一再叫嚣:我距离成功只有半步之遥了。为何你们就没有耐心等待?
在所有梦想狂人的眼里,只要他愿意等,梦想总有一天会施与怜悯和恩宠。可梦想不是善士。永久不会由于哪一个表现得过分可怜就悲天悯人地给予关怀。它需要的历来都是板上钉钉的成功份额,比如才华,比如勤奋。
但奢谈梦想的同时。首先应当辨别开,梦想和渴望的不同。世间所有人都热望名闻利养,可名闻利养远不是梦想。真实的梦想是无关名利的一份美好,当事人从中能得到的,不只是情势上的愉悦,更是灵魂上的满足。
还记很多年之前,央视报导过一个来自西安某山区的女人的故事。那个30岁的女人从小到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像个职业女子那样去生活。(励志文章 )可彼时的她。有需要照顾的老公,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大片的需要打理的农田。走出大山的梦,对一个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山里女人来讲,不但遥不可及,而且也不现实。
十年以后,我再次看到了这个女人的故事。此刻的她,满脸都是自豪和满足。她没有走出大山,却在距离村庄几十千米远的县城做了一位售货员。成为都市白领的梦,散了,但取而代之的却是更贴近生活更具现实感的圆梦的风景——她终究看到了山外的风景,也终究有了自强自立的平台。
所有梦想都像高高飞在天空的风筝,是一直抬头看着风筝越飞越远,还是尽量地拉回奢望的线,让梦想接近地面,具有踏踏实实的烟火感。这是所有人都有可能面对的人生命题。无庸置疑的是,梦想只有接近地气,才能更具有生气和活力。这份勃勃生机的营养与厚重,只有地气能给,也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