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念 > 正文

为什么不做一次发起人呢?

发布时间:2021-04-23

为什么不做一次发起人呢?

为何不做一次发起人呢?

你历来没有想过做发起人吗?你能捉住迎面而来的机会吗?你想过选择人生的第三条道路吗?是不是认为自己没有天分,你就放弃了努力呢?这些事,可能都是你没有尝试过的事,但这件事你真的做不了吗?

或许用开放的心态,努力多作尝试,就可以为自己开辟出一个全新的领域,得到崭新的人生经验。

为何你历来没有做过发起人

我在读MBA的时候,曾听过一堂创业课,这位教授来自MIT(麻省理工学院)创业研究室。当时我正在准备自己的第一个公司,我问了一个对当时的我来讲很重要的问题:“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是一个好的创业者?”

教授的回答让我吐血,他先问“你们家有人创业过吗”,我说没有;他又问“你朋友中有人创业过吗”,我想了想,好像也没有。然后他肯定地说:“如果你身旁很少有人创业,那你创业成功的几率真的很小,由于你没有主动创建一个企业的经验来源。”

当时我是气得够戗,而且也不服气,凭甚么我不能是我家里的第一个,不能是我朋友中的第一个,不能是那优秀的、成功的第一个呢?

后来,我多次想起这句话以鼓励自己,但是现在想来,教授讲的不是没有道理。

创业的人跟在企业上班的人很不一样,创业者要求独立做很多事,要面对各种突发状态和困难,再也没有背靠大企业的各种资源。做一个创业者,正犹如做一个发起人一样,极为不容易。

但做一个发起人也有很多好处,以下是我亲身经历的两个例子:

暖手同学自打回国以来,总觉得有价值投资观念的个人投资者很少,基于我们俩之前在互联网上的投资小圈子,我们打算做一个线下的论坛来让大家进行交换。(坚持梦想 )自从冒出这个主张以后,算是风平浪静,很多主讲人和参与者都异口同声地说:“早就盼着有人来做这件事了。”

问题是,为何没有人去做呢?

是麻烦吗?确切有很多组织工作,约请人啊,通知人啊,寻觅场地啊,整理资料啊,但好像也没那末麻烦。

是花费大吗?佳宾和预会人员的交通食宿都是自理,主办者顶多也就出个场地的费用,也不至于弄得倾家荡产。

是没意义吗?我们在网上发帖不到10天,报名参加的人员就超过了100个,这么多人愿意来,本来就说明了做这件事的意义。而对作为发起者和组织者的我们自己而言,在跟志同道合的个人投资者的交换进程当中,找到了我们之前的思惟盲点,在这当中学到的东西着实很多。

我有一个做商业房地产的朋友,企业不算大,才做过几个不大的项目。有一次他来找我聊天,说苦于没法跟同行业的大佬们学习交换,同行是冤家啊。我问他,你有无想过在小范围做一个商业房地产的行业协会,你有这个发起人和组织者的身份,自然就能够去联系很多行业内的朋友。到时候会长和主席你别做,找个行业内大佬做,钱么,反正是大家凑分子。可是由于你是发起者和联系人,所有的人都会跟你交情不错,你不过是多出点力,没事请大家吃个饭、商量个行业发展的前景甚么的,相信这样对你的生意会有很多帮助。

他听完,高兴地眉飞色舞,没多久,果然见组织建立起来。有了这个行业协会,政府那边也关注起来,他是主要联系人,通过向同行的学习与合作和同政府的互动,果然生意越做越顺利了。

在上述两个例子中,发起人都得到了很多好处,可是为何很多人历来没有做过发起人呢?

回想起来,不做发起人多是从小就缺少这类环境。小学的时候班长班干部大多是老师指定的,就算有竞选流程也是走走情势而已;初中高中大家都忙于读书;到了大学,好不容易有了社团的氛围,可是论资排辈得很。你若想成立一个新的社团,院系学校、学生会团委,一层层报批手续足能把你烦到放手不干。来到社会上,在企业里,也是唯命是从的多。

因此大家都缺少这类意识,固然也缺少这类锻炼。一个企业也好,一个组织也好,从开始的竖起大旗,到繁琐的组织工作,乃至到了后来壮大以后的管理和发展,都是我们所不熟习的。

假想一下:如果在小学,你可以设立自己的玩具模型小组,以交换的方式换取更多玩具的使用权;在初中,你可以发起一个武侠团伙,课余跟西部牛仔队和水浒梁山队火拼;在高中,你可以号令全班同学在网上为你心仪的女生成为班花而投票,这下如果你稍具编程知识的话,搞不好你就弄成Facebook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生活会何其丰富啊!

回到我们的主题,为何你历来都没有做过发起人?如果你历来都没做过发起人,你怎样知道你组织的公司活动会有趣?你怎样知道你创建一个公司会遇见甚么样的困难?你怎样知道你发起一个NGO会不会只是纸上谈兵?

为何不做一次发起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