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念 > 正文

不要打着充实的借口浪费时间

发布时间:2021-04-18

不要打着充实的借口浪费时间

不要打着充实的借口浪费时间

文/白京翔

有无发现身旁的人在变得愈来愈忙?坐在车上的人,喜欢取出手机看新闻;乃至走在路上还忙着发微信,再或学生们上课时打发无聊也赶快打开手机玩游戏,抓紧这一切过去本来是用来休息或发愣的时间;上班中,电脑同时打开几个窗口,工作中还忙里偷闲不忘看个网络小说或QQ上跟好友寒暄逗贫,遇上好的电影悄悄带上耳机,把视频窗口变小,不时瞄上两眼边工作边文娱。

如此充实地足以把时间填满,原来发愣的时间现在变成了打游戏,原来思考的时间现在用来看网上视频。忙啊,看上去真的甚么时间都用上了。就连上厕所,也不忘拿上手机看看网上的新鲜事。这抓紧一切时间的结果,肯定是工作效力上去了,我们吸收的信息量不断迅速增长咯,可是有很多人的感觉是忙但却无聊,觉得这一天忙下来,不但很多事情没有完成,而且仿佛总想休息,玩也没玩够的感觉。这又是怎样回事呢?

制造意外事件可让自己感觉充实

我有个咨客,他总抱怨每天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自己预先制定的工作内容。因而,我们就从他一天的实际工作内容开始发掘,找缘由。我发现,他本来制定当天要完成一个报告的写作,但是总有很多其他“意外”事件夹杂其中,最后把本应当完成的工作完全挤掉。

但很明显的是,那些意外事件其实不一定非要他本人来完成,他人可以替换;或也不是非要在这个时间立刻完成的,可以放在以后完成。相反是咨客自己主动将意外事件设定成了最高需求。弦外之音,这不是意外,是蓄谋。是我们内心,不想立即做那件预先安排的工作而自己给自己导的一场戏。

这样做的好处是,看起来很公道。我没完成计划,其实不是自己去偷偷休息去了,而是我忙了一天没时间做。这样内心就不会有太多惭愧,而又可以成功拖延不愿意做的工作。现在你一定已能够识破这个借口了吧。

想的时间长,做的次数少

如果你想延永生命,只要你提高效力就可以到达。抓紧每天要做的事情,去完成,而不是只在大脑里想一想,然后搁置一旁。在浮躁的社会下,我们习惯去选择一些更简单、更省事、少挫折、少进程的方法去处理事情。比如,现在很多心理咨询者头一次咨询完立刻就觉得有效果问题解决了,我总会提示,这是不可能的,十年积存的问题一个小时是不可能解决的。咨客说,自己确切都想明白了,感觉很好,相信自己回去就可以好的,这难道还有错吗?我说,要去做,用你感悟到的新方法去完成才较真好。恐怕还需要屡次练习,我给你布置一个作业先完成个简单的练习……咨客一定没听进去我的作业,过了一个月又再次找我重新咨询老问题,很明显如果不去做一做练习,是不可能通过想想就解决的。

仔细想一想,咨客说他每天头脑里都在想我说的话,而且觉得自己明白了。可是,一到具体事情来了,过去怎样做,现在还是怎样做,没有本质的变化。他不明白,已有效的思路为何就是用不出来呢?我说为何不按我说的从简单的尝试先做做呢?他表示麻烦,不愿花时间,既然想明白了,干吗还要去练,那多浪费时间。

“想”是我们的意识层,而处理某些突发事件不是意图识而是用无意识。无意识从哪里来呢,从习惯。比如在射击比赛中,我们打得准不是靠意识“我想打准”就可以打准,而是靠你对射击这项运动的熟习,熟习到不管在何种环境,自己甚么状态,只要一开始比赛,就可以自动调配到最好状态而且把平时训练的成果如期展现出来。这就是习惯。

习惯,是从意想到无意识的演化。既然是演化就不是单凭想一想能一下实现的,固然每天练习想也一样没法实现。那是一种条件反射,是来自于融入身体内在感觉的条件反射。所以,只有练习,无他法。

表面上,练习要时间,还会经历些不愉快的挫折,但是这其实不浪费时间。由于,经练习掌握的技术,就会成为你自己所具有的,谁也拿不走,包括时间的流逝也不会轻易让你遗忘。相反,表面上想一想很省事,不用循序渐进,确切节省时间,但是不但不坚固,而且即使是偶尔撞上成功,由于其实不具有成功的因素,下次绝不会总那末荣幸。到头来,还是一无所获,回到原点。

之所以觉得浪费时间,是你把着眼点仅仅放在了当下,图一时之快。

很充实却很浪费

好比,我有个朋友,学习能力很强,他考大学的时候觉得计算机专业很好,因而报了计算机。考上了重点大学,可是没上一年就感觉无聊想调换专业去了环境工程。继续再熬了三年,读完本科,毕业后他还是不满意自己的专业,因而又继续考研,换成法律专业。等他研究生毕业,拿着律师证进了企业,很快就觉得自己不喜欢,因而又去考会计师。等到他拿着注册会计师的证书,又跳到另外一个新公司,这个时候已有家、有孩子的他仍然对会计工作很快丧失兴趣,但是他不敢再像前几年随意再跳槽换行业,有了家庭的压力。有人问他到底喜欢甚么?他说还不肯定,可能还要继续找。但是大学跟他一起学计算机或学法律的同学早就在自己的职业领域成了有经验的专家。

由此看来,如果只看眼下,相信这哥们确切很抓紧时间学习,可是他历来也都没搞清楚自己究竟要甚么。学了很多,可是最后却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他活得确切很充实,可是他却在浪费时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我们做了甚么,而在于我们是不是做了我们想做的事情。所以,先想办法落实自己想要的,再下手其实反倒最节省时间。

充实的条件首先要有目标,否则就是浪费

如何划分时间是被充实了,还是被浪费了呢?看结果,看是不是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如果想完成一件工作,按着既定目标完成了,这肯定会让自己有一种满足的充实感;一样,如果想休息,不论是发愣、睡觉或做其他文娱,投入地放松,终究实现了放松的目标,这也是充实。

但是若在该工作的时间偷偷寻求放松,工作不好,放松也不痛快,最后两个效果都差,这就失去了目标,可以定义这就是一种浪费;一样在该放松的时候,还想着未完的工作或边休息边工作,可想而知,结果一定也不能如愿以偿。

不要打着充实的借口浪费时间

充实和浪费的辨别不在于耗费的时间多少,而在于所付出的时间内你是不是有明确目标,且没有分散目标?这个上一段已说过。那末,我们怎样做到如此呢?

提供给你一些思路以下:

1、把文娱和工作分开;

2、把一个工作和另外一个工作分开;

3、把需要立刻完成的和可以以后再完成的工作分开,先主后次;

4、开工之前,内心先有目标;目标可以帮助我们寻觅前进的根据,随时调剂步伐。不接受没有心中目标的事情,哪怕是文娱或是个人爱好,也要养成随时告知自己目标的习惯,告知自己接下来这一个小时我要用于听音乐或发愣,目标是为了放松。

5、节省时间不是几个事情一起做,而是快速完成一个再完成下一个。不信你试试看哪一个方法既节省时间,又做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