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念 > 正文

打了宫颈癌疫苗后悔了

发布时间:2021-04-13

打了宫颈癌疫苗后悔了

原标题:打了宫颈癌疫苗就不得宫颈癌了吗?

首先我们说接种了宫颈癌疫苗并不是一劳永逸,就一定不会产生宫颈癌。

目前上市的宫颈癌疫苗有3种。2价、4价和9价。这里的“价”代表了宫颈癌疫苗可预防的HPV病毒种类。

而我们发现的HPV病毒约有100多种型别,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被发现的HPV型别还可能会增加,不同型别HPV病毒带来的健康风险也各有差异,其中目前国际上已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延续感染是致使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病因。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的13种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

可以看出,不管是接种2价疫苗、4价疫苗还是9价疫苗,其实不能完全覆盖高危型HPV所有亚型。

目前市面上的宫颈癌疫苗均是针对特定病毒型别的预防性疫苗,虽然具有交叉保护效果,但仍有少部份致癌病毒型别未被覆盖,即便接种了疫苗,依然会有漏网之鱼,女性依然存在产生HPV病毒感染和宫颈病变的风险。

所以接种HPV疫苗后,仍然需要规律规范的进行筛查。通过定期筛查,即使是发现感染了高危型HPV病毒,天也没有塌下来。宫颈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大概也需要经过8⑴0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干预,阻断病灶发展成宫颈癌的可能。因此,HPV疫苗属于一级预防,固然重要,但是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则属于二级预防,也同等重要。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2016年10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临床更新发布了宫颈癌的筛查和预防指南。

以下建议是基于良好的和一致的科学证据(A级):

►宫颈癌筛查应从21岁开始。除HIV感染女性,对年龄小于21岁的女性,不管性活动开始的年龄或是不是有其他行动相干的危险因素,都不应行筛查。

►21⑵9岁女性利用单独细胞学(TCT)检查,筛查应每3年一次。联合筛查不利用于年龄小于30岁的女性。没必要每一年筛查。

►对30⑹5岁女性,应行每5年一次的细胞学(TCT)和HPV联合筛查;也可选择每3年一次的单独细胞学检查。没必要每一年筛查。

► 液基和传统的宫颈细胞学检查方法都是可行的筛查方式。

►对既往筛查充分阴性且无CIN2及更高级别病变的女性,65岁以后无需继续各种情势的筛查。既往筛查充分阴性指在既往10年间连续3次细胞学检查阴性,或连续2次联合检查阴性,最近的一次检查在过去的5年以内。

►切除子宫及宫颈(即全子宫切除术后)且无CIN2及更高级别病变病史者,不用继续行细胞学和HPV筛查,且以后不因任何缘由再次筛查。

►有以下高危因素的女性,可能比常规筛查指南推荐的需要更频繁的筛查,这是针对平均风险的女性:

−HIV感染女性

−免疫缺点女性(例如接受实体器官移植者)

−子宫内乙烯雌酚暴露女性

−既往因CIN2,CIN3或癌医治女性。

上述筛查是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发布的宫颈癌的筛查和预防指南。我们国内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宫颈癌筛查指南,我们是参考国外的指南,斟酌到国内医疗的地区差异、细胞学病理医师的水平差异等因素,所以国内建议的检查间隔时间较国际指南有所缩短,通常为依照国外的频率除以2或除以3的频率来进行的。

参考资料:

1、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2017年)

2、《子宫颈癌的筛查和预防实践指南(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 157,ObstetGynecol.2016;127:185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