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最伟大的作品,正在前面等你
那天看了六六很早之前的文章《月薪两千也要有一万元的范儿》,虽然有点文不对其,但我更喜欢文。大约是我目前的处境很像她早年间的模样,写剧本,写文章,虽然小小的有点名望,也有各种机会被他人买走版权赚点小钱,但得到的远比付出要少很多很多。在这样的处境下,仍然打了鸡血一样的提示自己,不要计较钱,机会比金钱都重要。要坚持,要相信会有很漂亮的一天。
去年签下了《从北京到台湾》的电影版权,得到了少的都不好意思说出来的版权费。我记得那个跟导演签约的夜晚,在三里屯一个黑漆漆的小路上的一个小茶社里,一点点的钱,我在合约上按了手印。走出茶社,是夜深人静的清晨1点,冻嗖嗖的站在马路边打车。第二天,依然要按时起床,挤地铁上班,过着受气或不受气的上班族的日子,晚上回来第一件事仍然是开电脑,写东西。很多人觉得我卖电影版权得了几十万,还上甚么班啊,哪有那末容易?在影视剧本的圈子了,我算哪颗葱?
人要有自知之明,特别在年轻的时候,凡是要尽力把眼光放长远,看到远行的价值。我不喜欢参加所谓的集会,由于集会的内容不是晒成绩,就是抱怨社会,听多了连饭都吃不下去。头几天帮一个朋友推荐工作,对方在所在的领域工作一年半的经验,开出了极高的薪水,让大家都没有动力再去帮他做甚么。先辈跟我讲:“现在的年轻人,做甚么事都求立刻有回报,不愿意看长远。总觉得社会没有给他机会,实际上是自己不给自己机会。”
友人说我版权的出价太低了,跟白送似的,应当再等等。可是,如果当初由于价格低不签,觉得自己有一口傲气,那末现在也没法认识那末多圈子里的值得知心学习的先辈,没机会进入这样一个完全陌生但极有兴趣的领域。也许有一天,我想要拍电影了,那时没资源,没人脉,没知识,乃至都没人愿意来耐心读读你的剧本,问问你的构思。这么想来,我得到的远不止那一笔小钱了吧。钱是一把尺子,在市场上标志着产品的价格,但却没法准确的标识一个人生命内心的所得。
有时候也想偷懒,想一想从22⑵6岁的所有周末都在家宅着,春夏秋冬都感觉不到。北京城的博物馆、游乐场、电影院、各种好吃的餐馆,都没怎样去过,真白费了在这地界儿。写文章从最初的免费,到渐渐开始有低廉的稿费,再渐渐发展到今天,虽仍然价格不高,但却能看到自己能力与视野的开阔,而这一切,都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每次想偷懒,都要问自己,想要吗?想要就要去吃苦,用他人睡觉看电视逛街集会刷围脖的时间来看书学习;不想吃苦,那看到他人有所成绩的时候也不要眼红不要说风凉话不要羡慕妒忌恨。我在微博上关注的@咆哮女郎柏邦妮,乍一看是个特自由自在的姑娘,读可她的新书《老女孩》中友人叙言里开头的一句话“那孩子,自己住在垃圾堆里,存钱给爸妈买房子”,这句话,直戳人心。
最近看《故事》这本书,开篇有一段,讲很多写剧本的人总是说自己生不逢时,自己的才华不被看中,关于此,作者写了这么一段话:
“与其痛思时运不济,不如起而磨砺自己,以臻出色。如果你在经纪人眼前拿得出饱蕴才思、富有独创的剧本,他们将会争先恐后地争当你的代理人。你所雇佣的经纪人将会在正闹故事饥荒的制片人中挑起一场夺标战,中标者将会付给你一大笔钱,数目之巨足以令他囊中羞涩。”
这段话让我更加安心的坐在电脑前,如饥似渴的学习新领域的知识。在我看来,不要在年轻的时候就长有一身傲骨,机会比甚么都重要。我们还年轻,还有几十年让自己创造,人生不是一锤子的买卖。凡是要看长远,要放长线钓大鱼。虽然我也常常短视,因此更要提示自己,能在年轻的时候,能得到有经验的先辈地垂青,多么荣幸。
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全新的领域永久保持谦卑的心态,在没能有一个作品来讲话的时候,最好少说话,多干活。那些有作品有资历的人,说句空话都是名言,而现在的自己,甚么都不是。
你最伟大的作品,在你眼前等着你完成。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