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存逼着我成功
文/闾丘露薇
通常有两种人能够获得成功,一种把成功当做寻求,另外一种被生存逼迫,不成功就成仁。而剩下的那些人,则只能碌碌一生。
到现在为止,我觉得,生存是一个人首先要面对的事情。
大部份人和我一样,没有一个有钱的爸爸,因此在大学毕业以后,需要自己去找工作。首先是要能够自己赡养自己。
以后结婚了,大部份人也和我一样,没有找到一个家财万贯的老公,两个打工仔加在一起,开始为自己的小日子谋划起来。要买房子,有了孩子,就要为孩子上学打算……大部份人的生活就是这样。我的生活也是这样。
我还记得自己刚刚到深圳的日子。那段日子,让我真的明白甚么叫做生存。
由于母亲的关系,大学毕业以后,我到深圳去了,放弃了在外资公司的工作,在母亲的公司帮忙。所谓的公司,其实就是那种皮包公司。我和母亲还有她的几个带着发财梦来到深圳的亲戚,也算是她公司的员工一起,在深圳的一栋民房里,每天忙繁忙碌,和五花八门的人碰面。用母亲的话来讲,生意就是这样碰出来,谈出来的。
我的母亲在我四岁的时候,就在我的生活当中消失了,然后在我十八岁的时候又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对少女时期的我来讲,母亲在我的想象里,是一个神秘而又密切的人物。因而当她说,希望我大学毕业以后,能够到深圳帮忙的时候,我绝不犹豫地去了。
记得当时我的父亲甚么都没有说,他总是这样,每当我要决定做甚么事情的时候,他总是甚么也不说,即便以后我碰得头破血流地站在他的眼前,他还是甚么都不说。
我还记得那个夏天,我提着一个箱子,来到母亲既是办公室,也是住宅的地方。母亲的第一句话是,你怎样穿得这样不好看。那一天,我穿的是一件简单的白衬衫,和一条长长的花裙子。母亲总是嫌我长得不漂亮,由于那样在她的眼中,我很难找到一个有钱的男朋友。看上去还非终年轻的母亲对我说,在外人的眼前,不要说我是她的女儿,这年头,一个女人要做生意,要在这里混下去,不要让人家知道年纪,不要让人家知道婚姻状态会更加划算。
当时的我,真心诚意地想,这个历来没有和我生活在一起的母亲,她曾历过量么艰巨的日子,我应当帮她。因而我答应了。
接下来的日子渐渐让我开始明白生活的艰巨。在我房子的对面,是那些来自湖南的打工妹的集体宿舍。每天到了吃饭的时间,都会看到她们很多人都是端着一碗白饭,就着一瓶辣椒酱,津津有味地吃着。
而我们的生活也不富裕。我发现,我的母亲甚么生意都做,只要能够赚到钱,哪怕只是一点点。虽然请他人吃饭的时候,她总是抢着埋单,但是在家里面,每顿饭总是节省到只有一个素菜、一个荤菜。
不过我的母亲是那种哪怕口袋里只有两块钱,也要在他人眼前装得像一个百万富翁那样豪放的人。直到现在,兜兜转转,她还是在用这样的方式生活着。
我的母亲常常会突然消失一段时间,因而房东就会找我来要房租。她的这些亲戚每天都要开饭。曾有一天,我的口袋里面只剩下两块钱,看着他们,看着这个地方,我真的想哭。由于我不知道,这两块钱用完以后,明天如何生活下去。
母亲消失的时候,我必须自己赚钱支持这个家,同时也是支持我自己。靠着同学的关系,我接到了一单礼品生意。我还记得我和我的同班同学一起,跑到他人的厂里和他人谈判。不过他们很快看穿了我的底价究竟是多少,这个合同签得有点灰溜溜。不过好歹有点钱赚,心里面已算是很满足。
还有一次,我母亲不知道从哪里拖来一百箱饮料,从东北运到了深圳。而她自己却不知去向。我手忙脚乱地找了一个仓库把这些饮料寄存起来,但是开始为仓储费忧愁。
面对这一大堆连我都没有听说过名字的饮料,我和我的同学一起,推着自行车,开始一家店一家店地推销。
求人真的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要面对他人绝不留情的谢绝,或是那种干脆不愿理睬的模样,现在回想起来,还好那个时候年轻,刚刚走出校门,反而能够承受这些东西,如果是现在,我真的很难想象自己,还能不能像那个时候一样,去做这样的事情。
结果,就这样,在酷热的天气里,有一天下午还下着雨,我们的自行车倒在地上,一箱子的饮料从后座上面摔了下来。那个时候,一霎时我感到一种失望,觉得自己不可能做任何事情。我知道我的那位同学那时候和我有着一样的感觉。
不过荣幸的是,我们的这类软弱只延续了很短的时间,我记得,我们扶起自行车,继续一家一家推销着我们的饮料。
最后,我记得,终究有一个好心人被我们感动,因而我们又赚了一点钱,可以解决一大帮人一个月的生计问题。
这样的日子延续了几个月的时间,很快我发现,原来我和我的母亲对生活的价值观、生存的方式实在有太大的区分。
我的母亲总是拿一些她身旁的年轻女孩给我举例。谁谁谁嫁给了一个有钱的老头,谁谁谁嫁给了一个港商,或是谁谁谁做了二奶,而她获很多少多少的房产。
在我母亲的眼里,钱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如何也不要和钱过不去,由于只有足够的钱才能够生存。
但是我不这样看。我觉得,如果真的爱上一个人,那个人很有钱,倒也是不错的一件事情,但如果只是为了钱却其实不值得。
我们闹翻了,从此我和她断了来往,但是对当时的我来讲,我已没有办法再回到上海,因而我要在深圳从头开始。
为了生活,开头的几个月,我甚么工作都做过。酒店服务员,仓库管理员,还有国有企业的每天闲着没有事情做的老总秘书。换工作的缘由,最主要还是工资问题,由于要租房子,要应付平常的支出,因此那个时候,选择工作的重要标准是工资是否是高。直到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进入了一家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从此我的生活重新走上了轨道。
之所以这样说,是由于如果我没有选择来到深圳,没有随着我的母亲的话,我会像我的很多同学那样,几个月下来,在外资企业已有了不错的表现。有时候,我会觉得,我好像浪费了半年的时间。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要感谢我的母亲,感谢在深圳的这段日子。
由于在这段日子里,我看到了那末多在生活底层挣扎的人们如何生活,我也接触到了五花八门三教九流的人物,他们做着不同的事情,有的人循规蹈矩,渐渐寻觅着机会,有的人用不正当的手法,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赚到最多的钱。但是他们最初的动身点都是一样,为了生存。
在这段日子里面,我也体验到了,很多时候为了生存,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韧劲来面对这个社会中的人和事。
我的那位同学,我们在深圳一起待了一个月以后,他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湖南的一个偏僻县城,他说过,他的理想是要进电视台工作,以后我听说,他在县城的电视台主持少儿节目。后来我们失去了联系。
八年以后,当我们在北京再见的时候,他已是珠海电视台的一位编导,而我则成了凤凰卫视的一位记者。他告知我他用五年的时间,从县城走进省电视台,然后又只身来到珠海,从一位编外人员成为电视台的正式员工的全部进程。他说,深圳的那段日子,教会他,如何在艰巨的时候,勉励自己一定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