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周末2012新年献词
《像一束光簇拥另外一束光》
文/南方周末
我们再次赋予时间以壮丽感,这是我们和你在这个崭新年头的第一次见面。太阳照旧在拂晓升起,从辽阔幅员的霜雪和晨露间升起,从每桩生老病死和柴米油盐间升起,从远方湿润的枕木和卧室窗玻璃上的冰花上升起。不管身在何地,愿你在这个清晨,分享这份光亮。
没有哪一个拂晓能禁止阳光。在又一个新年,我们迎接正义与真相的光芒。你看到动车调查报告宣布出炉,看到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终被撤消,看到乌坎村行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村民代表……这是这个国家向前的步伐,这更是属于你我的荣光,由于每个渴求进步的个体都为之贡献了气力。平凡真实的生活中,能动的个体固执地站立于每寸坚实的土地之上。
你看着他们愚公移山,将旧规则改变,让新价值诞生。希望从人心的地平线升起,一寸寸照亮大江南北。这平凡的生活,由于他们而不再平凡。能被他们感动,每一个人的心也终能散发光芒。伸出双手,你不但点亮自己,也温暖周围。
这是一个亟需正义的时期,而你对权利的坚守就是正义之源。从年初的乐清,到年终的乌坎,公民为土地和自治的权利奏出了时期的最强音。“任何人都无权剥夺”——2011年,庙堂之上的诸多言说体现出为政者应有的光彩,切中斯土斯民的肯綮。我们乐见政府诚意回应,打开良性互动的空间。我们希望宪法声如洪钟一言九鼎,正义公正照耀每个人。
大转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然走到这里。一切都奠基于权利。权利摇晃的国度,决不可能固若盘石。哪些不容侵犯?甚么不可剥夺?何处是光?哪里是影?光线被遮蔽的地方,理性就难以生长。这便是为何我们不辞辛劳追寻真相,这便是为何我们不遗余力追问究竟。而真相的显现、权利的稳固,有赖于每束光,有赖于每个人——不管体制内外,无分男女老少。
我们不再一己呢喃,也不满足于窃窃私语。我们要让声音在阳光下会聚。愈来愈多的人不惮于我口说我心,才是希望之民族,才是强大之国度。
如此,才能智者蜂起,百家争鸣,让思想的光芒肆意照耀。
如此,才能勇者辈出,齐头并进,让实践的理性改变现实。
思想的光芒正在重生。从曾的枯竭僵化走向人性复苏,重新左派与自由派之争到2011年的宪政辩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应当且能够做甚么?一百七十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从未像现在这样,认清自己的路向。
行动的理性正在重生。我们检讨内心,从不可遏制的良知动身。我们埋头向下,从自己开始。我们正在建设一个生机勃勃的公民社会,以张扬人性微光。
这光微而不弱,足以充塞天地,烛照人间。
这光不在远处,就在当下。你体认内心光芒,权利已在其中,责任已在其中。你活出尊严来,那些想为你做主的人就脚脚踩空。光明前进一寸,黑暗便后退一分,这道理简易明白。而你,最少可以点亮自己,一切只要无愧于心。
点亮自己,便不会妄自菲薄。此处点亮一束光,上天总会在某处打开一扇窗。我们只用求应然之理,做份内之事;虽千万人吾往矣,知其不可而为之。
点亮自己,权方便能着床,能动的个体由之生焉,公民由之成焉;点亮自己,权方便会团结于权利,公民社会由之生焉,制衡权利的气力由之成焉。
公民强大,社会才会强大。社会强大,公民的尊严才得以保障,每个个体才能够主动参与国家的制度运转。人们深爱自己的国家,只因她能保障正义与安全,只因她不断由公民们亲手“重建”。国家与公民之间血脉贯通,因而公民的悲伤,成为国家的悲伤,因而国家的荣光,成为公民的荣光。
所以我们不能止步于抱怨,虽然抱怨本身无可厚非;我们也不能沉溺于低俗,虽然低俗是最最少的权利。我们理应成绩一个更好的自己——为了成绩更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在一起,就像一滴水融入另外一滴水,就像一束光簇拥着另外一束光。由于我们知道,唯有点亮自己,才有个体的美好前程;唯有簇拥在一起,才能照亮国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