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念 > 正文

俞敏洪:空虚的好处

发布时间:2021-03-07

俞敏洪:空虚的好处

俞敏洪:空虚的好处

人为何想做事情?由于无所事事会让人感到很空虚,而空虚是需要弥补的,所以人们会去做弥补自己空虚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空虚不是一件坏事,由于它可以成为一个人做事情的动力之一。

每一个人弥补空虚的方式不一样,常常由于爱好、年龄、地域、目标、境地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从这个角度来看,用来弥补空虚的事情并没有绝对的好坏,对有些人来讲纯属浪费生命的事情,对另外一些人来讲多是有益身心的妙方。比如,对一个年轻人来讲,每天打麻将或打游戏或许能暂时弥补空虚,但长远来看,这类方式只会使他堕入更加空虚的深渊;但对一个老年人来讲,打麻将或打游戏却有可能增进健康,能够活跃大脑思惟,增加动手能力,乃至避免老年痴呆。

寻觅成心义的事情做是弥补空虚最好的方式,由于成心义的事情不但能弥补空虚,而且还会给做事的人带来成绩感。用读书来弥补空虚,会产生别的工作所不能带来的快感和宁静;用旅游来弥补空虚,会扩大眼界和胸怀。如果一个人一头扎入自己的兴趣中,用研究心爱的事物来弥补空虚,则不但会从心理上产生成绩感,而且会在现实中创造出扎扎实实的的成绩来。比如,大部份诗人、小说家、科学家等都是一头扎进了心爱的学科里面,最后才在自己的领域内获得了傲人的成绩。另外,对一些事情的喜好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可以渐渐培养的。(名人名言 )我有一个朋友,他原来其实不喜欢收藏旧家具,但后来他把经营的公司卖了,变得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因而开始渐渐接触收藏,用以打发忽然变多的时间。现在,他已成了小着名气的旧家具收藏家,对旧家具的酷爱已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对别的东西简直都视而不见了。你想,这个时候,他的内心还会有空虚感吗?那曾的空虚早被他对收藏的酷爱填满了。

有的时候,我们自以为某个理想实现了,或某件事情完成了,生命就充实了。但生命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进程,就像爬山:在爬上一座山头之前,我们心里把山头作为目标,以为这个目标就是我们的终极理想,登顶就会让我们觉得完满;但到达顶峰后,我们却又常常四顾茫然,由于理想的达成也意味着奋斗的结束,充实感会随着目标的消失而消失。事实上,任何充实都不能弥补一生的生命。充实过后会有新的空虚,需要我们继续去弥补。比如男女在一起恋爱的时候,沉醉在对方的世界,两人都是充实的,但热恋过后总会有感到空虚的时候,那该如何弥补这个空虚?是喜新厌旧,还是不断发现对方值得你珍重的品质并携手前行?这是每一个年轻人都会面临的选择。工作和事业也一样。我们在工作和事业中获得成功以后,继而就有可能感到空虚。这时候你是选择寻觅更高的目标继续攀登,还是从此萎靡不振,决定着你能否能延续不断地取得心灵的满足。空虚,在这个意义上,或许能成为创造力的推动力。

总之,只要你选择弥补空虚的事情是正确的,那空虚就不是一件坏事,它说明只要你愿意,你马上就能够着手去做成心义的事。人生的种种残暴之花,很多就是开放在空虚当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