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念 > 正文

陈子良:只上3年学,年赚6000万

发布时间:2021-03-06

陈子良:只上3年学,年赚6000万

陈子良:只上3年学,年赚6000万

他的学历只有小学五年级,他只读过三年书,不过你千万不要“看不起”他!这年头做甚么赚钱,他虽然只有五年级的学历,可是他具有一个800多名员工的大公司。这年头做甚么赚钱,在深圳,他究竟是怎样发家的呢?

他的公司电子产品广泛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美国、荷兰、法国、俄罗斯等市常一个只念过几年书的年轻人,完全凭仗着自己的韧劲与灵气在人才辈出的深圳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陈子良从10年前的每个月420元工资到现在企业每一年有6000多万元利润,这是一个奇迹。但这不能用偶然和荣幸一语概括。

这年头做甚么赚钱?“迟到大王”立志谋出息

说到读书,陈子良很安然地告知记者,自己只念到小学毕业,严格说只用心读了三年书。之所以能有今天,他说这是山里人强烈渴望改变生活的不伏输而至。

1970年,对广东省紫金一带山区的贫困家庭是个噩梦。也就是陈子良6岁时,一场突发的大洪水让他小小年纪就失去了母亲的关爱和庇护,父亲一个劳动力要赡养一家8口人,生活的艰辛不言而喻。

那时候,1.8元的学费在陈子良家里是一个“天文数字”。因家里离学校路程1个多小时,当干完农活的他赶到学校,其他的学生都已上完两节课了,迟到成了他的“家常便饭”。有时怕老师责罚,他干脆立即又回家去做活。“每当看见我回家,父亲的眼中就满是泪水,脸上写满无奈。”回想起儿时的种种辛酸,陈子良就禁不住有些梗咽。

为了取得一技之长,他决心考车牌,他把自家建房子的木头卖光,挣到的这些钱终究让他拿了个B证。几个月后,在亲戚的接济下,他买了辆二手“万山”牌中巴跑紫金县到深圳市的客运。很快,陈子良觉得有了技术,不能满足于“生活”。又产生了出去闯荡谋求大出息的动机。

这年头做甚么赚钱?4.5万元掘出“第一桶金”

1990年,陈子良来到深圳。由于会开车,他很快成为南油团体远东工具有限公司的司机。

因工作需要,陈子良常常送同事去办理一些业务,后来,他对公司领导表示,有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干脆让他直接去办理就行。这让他得以广交各界朋友。他常常带客户吃饭,留意视察的他发现很多客家菜馆生意很好,因而开始揣摩着自己也来做一回餐馆老板。

1995年,陈子良从亲戚朋友处筹集了4.5万元在南油附近租了铁皮房,雇请了几名厨师和伙计,客家菜馆就折腾出来了。刚一开张,生意好得厨师都快累趴了,三个月下来收回本钱。陈子良第一次体会到当老板的喜怒哀乐,这也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初尝当老板的甜头,他开始在新的领域里展翅高飞了。

借款35万进入电子行业

在陈子良草创期,高利息借款始终伴随他左右,他把这些借款投入完全陌生的电子行业。

1999年春节,没有回老家过年的陈子良作出了影响他人生的重大决定。朋友聊天时开玩笑地说:“你在深圳衣食无忧,还不如去搞些大实业。”言者无意,陈子良听后堕入寻思。春节后,老家亲戚来深圳电子厂找工作,陈子良把他们请到家里,向他们了解电子产品的行情。

2000年初,陈子良向朋友借来35万,押上自己的房产,又借高利息凑足100万成立了一家电子来料加工厂。支持他的信心固执而简单:“如果像之前那样拼命干,加上业务能力已得到锻炼。怎样可能不成功?”

“当年年底,电子行业的低潮期到来,我差点将加工厂30万元转手。幸亏买家方面出了问题,交易才终止。”陈子良回想说,当时虽然拉到很多的定单,但行业不景气致使很多客户不能按时“月结”货款,有的一拖就是半年,几百万资金不能“回笼”,资金周转出现重大困难,工厂行将拖垮。工厂没卖成且不甘心失败的他因而向员工保证,去借高利息为员工发放工资。

熬到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贸让电子行业重新升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公司开始走向正轨,迅速发展起来。在采访中,陈子很多次自问,“我不那末累也是可以的。赚那末多钱做甚么?够自己用就好了。”但,他每次接下来给自己的答案都不尽相同:“一个人总要做点事业出来,有点出息,那才是没有遗憾的人生。”品味完他的自问自答,记者感觉到,他的创业并不单单是冲动和偶然。

成功之道:待人以诚

“我没有多少文化,当时也不懂电子技术,更不知道怎样做管理,但我会用人。有时候我会很‘傻’,朋友、客户、员工,我想办法给他们最好的。

得与失,我不会太计较,但公司的长远发展及效益是条件。”陈子良如是剖析他的成功要素。一句率真的总结,包括着他诚实为人、任人唯贤的点点滴滴,也体现在他在企业内外待人的每个细节。

如今,他的公司已从当初60人做来料加工,做到如今包括高级管理、工程技术研发及生产员工共800多人,起步时的单纯加工也发展到DVD、VCD、解码板、电源板及电脑网卡、通讯装备控制板及终端产品、MP3等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其中,公司的风琴品牌系列的MP3、MP4等产品更是让他感到自豪。

与老板对话:

记者:你觉得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是否是成功都来得更艰辛些?

陈子良:我不这么认为,其实我的艰辛其实不是由于我学历低。如果我学历高,相信待人做事方面,我还是我自己。

记者:你刚才自嘲自己有些“傻”,我觉得应理解为诚实,但世俗的说法认为从商的都比较精明。你不精明又怎能做出这番事业呢?

陈子良:你的理解应当是一部份的。应当说,做事要先做人。诚实很重要,这是我的成功之本。还有一部份是自己愿意也乐于去吃亏,你吃点亏就意味着你让他人占了便宜,对方固然也会因此而乐意和你交往,和你做生意。我倒觉得,正是由于现在社会上精于算计的人多了,“傻”人材显得宝贵,来占你便宜的人多了,你也就因此占了大便宜。那终究你不是成功了吗?这可以说是精明人给了“傻”人一个很好的市场生存空间。固然,以后会有更多的生意人“傻”起来,我也乐意看到这类进步,那时市场环境和竞争就会更好、更公平。

记者:你现在的企业已做得很好了,是否是有很强烈的成绩感呢?

陈子良:我要说没有成绩感是骗人的,但是否是强烈就因人而异了。更多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是个“给打工者打工”的人。我其实赚的钱都再次进行投资,去发展自己的企业,同时也给更多人提供就业。固然,企业越成功,我的财富会越多。但我还是有那个问号:“赚那末多钱做甚么?够用就好了。”其实,成功的人,应当为社会做些贡献,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你的财富还不是来源于社会和国家的政策吗?做人要晓得回报。

来源:世界创业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