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条跛狼的奋斗史
蒋骁飞
这是一部有关动物的纪录片,但我宁愿将其看成是一部生命的奋斗史。
它是一只非洲狼,不知为什么,一诞生它的一条腿就比其他三条短了一截。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这是致命的缺点。当摄制组发现这只跛狼时,断言它将活不过童年。或许正是这类不幸,激起了摄制组的兴趣,他们决定跟踪拍摄跛狼的生命历程。
在哺乳期,这只跛狼就显现诞生存的艰巨。它总是落后于兄弟姊妹抢得母亲的乳头,乃至有时候只能等兄弟姊妹饱餐以后,才能在母亲早已干瘪的乳房上费力地吮吸一阵子。
狼的哺乳期一般只有三个月,哺乳期的竞争还算不上剧烈。三个月后,幼崽的食品来源主要是父母亲捕杀回来的野兔、羚羊等动物,这时候,小跛狼的生存面临了更大的危机。当母亲从外面叼回食品,它的兄弟姊妹们箭一般蜂拥而上,大快朵颐;等它上前,几近连插针的缝隙都没有了。小跛狼通常是等他人享受完盛宴以后,才能去捡食那些剩下的骨头和皮毛,它的母亲对它的处境始终视而不见。在动物界,母亲历来不去偏爱、包庇某个子女,哪怕它弱小得急需帮助。这是自然法则之一,只有最强健的个体生存下来,对全部种群才有益。或许,对这只可怜的跛狼来讲,它接下来的命运就是饿死。
但事情总有例外,在经历无数次受饿的痛苦后,小跛狼有一天突然做出了惊人之举。那一天,当它发现自己根本没法接近食品时,它愤怒地咬住一只争抢者的后腿,死劲地往外拖;受袭者一声尖叫,退出了争抢的队伍,小跛狼立即坚定地插了进去。那天,它第一次饱餐了一顿。尔后,这类锋利的抢食方式,让小跛狼收获颇丰,它终究成功地成长为一只成年狼。
狼是群居动物,它们共同捕食、共共享用战果,但千万不要以为狼群是共产主义社会。在群体中,贡献最小者,通常会被同伴逐出狼群的领地,成为流浪狼,其结果将是死路一条。这也是自然法则之一,弱小者会削弱整体的战役力,不利于全部种群的发展壮大,乃至会拖垮全部狼群。要想在群体中继续生存下去,跛狼必须成为捕食能手,最最少不能拖大家的后腿。这对一只先天残疾的狼来讲,无疑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一切再一次出乎预感,成年后的跛狼在捕食活动中表现不俗,虽然它的速度略逊于同伴,但它的敏锐力和耐力比同伴更强。它总能最早发现易攻击的捕食对象,并第一个冲上去。更宝贵的是,它能以惊人的持久力追击猎物。有时候,眼看猎物就要逃脱狼群的围歼,它仍坚持追击,独自与猎物角斗,它曾屡次被黄牛高高挑起,重重摔倒后又迅速爬起与对手相搏。常常在它的最后坚持下,全部狼群取得了更多的战利品。
跛狼不是集体中最优秀的,但它是最尽力、最拼命的,它的贡献是不可小觑的,这让它在狼群中取得了同伴的敬重和不可动摇的地位。更让人欣喜的是,它还取得了一只母狼的青睐,它们终究结成伴侣,并育有6只幼崽。
一只被人类早早判为“死刑”的跛狼,最后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不但如此,它还赢得了地位、爱情和尊重。这部长达160分钟的纪录片,让我看到了命运的艰辛和残暴,更让我领略到生命的坚韧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