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念 > 正文

蒋方舟:清醒地成长

发布时间:2021-03-01

蒋方舟:清醒地成长

蒋方舟:苏醒地成长

没有甚么“情势永久比人强”,由于所有的墙壁,其实都是门。如果有一千个人中,有一百个人,有自己与大环境格格不入的内心世界。一百个人中,有十个人有离开这个跑道,忠于内心的勇气。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取得了成功。那末未来的社会,或许会大不一样吧。

前两天,我看了网易新闻做的一个专题,叫做“CBD的午饭”。专题采访了在北京CBD工作的商业顾问、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媒体人等等。每天的午饭成了他们最大的烦恼,好的太贵,便宜的太脏。每天在食堂吃太单调,在便利店吃人多得像要打仗。

CBD是北京的中心,它在短短几十年内是变得如此繁华漂亮,每次我途经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真的成为盛世强国”这一类复杂的感叹。每一年都有很多面孔新鲜的年轻人涌入这里,建设这里,保护这里的正常运转,把自己的梦想,捆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强国梦”上。

但是,每天最基本的吃,都成为很大的烦恼,消磨着对生活的热忱。而这只不过是年轻人每天几十万烦心事中的一件而已。

今年3月份,我搬出了学校,在外面租房子住。我住的地方叫做五道口,这里有一个别名,叫做“宇宙的中心”。很多门户网站都在这里,例如搜狐网易之类的。

每天早晚,我上课放学,都与这些网站的年轻员工们同进同出。我看他们每天早上挤下地铁,晚上再重新挤回拥堵的地铁。脚步匆忙、面色疲惫。他们几人合租一间屋子,个人空间只有一间卧室、一张床和一台电脑而已。

我每次看到他们,总会产生很大的恐惧,我在想:是否是就是这样了?生活就是这样?未来就是这样?理想,也就是这样了?

我诞生在湖北的一个小城市,家里都是铁路系统的。这个系统非常封闭,几近买断了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我的很多小学同学,现在已像他们的父母一样,进入了铁路系统工作,成了一位优秀的铁路职工,一生大概都不会离开那座小城市。

我放假回家和他们聊天,他们会表达对自己生活的愤懑与不满,说自己原来的理想是能够去一线城市当白领。他们羡慕我能够离开这所鸡犬相闻的小城,觉得能够来到北京的我,前程是无可限量的。我想到逐日所见的白领生活,不知该说些甚么。

十五岁的时候,我去湖北最好的高中上学,周围有很多同学是“富二代”,家庭提供的物资保障让他们可以去享受漫长的青春与轻狂,全部世界都像是他们的。(励志文章 )今年再次和他们偶然在网上遇见,却发现其中的绝大部份已出国了,有的是去读书,有的干脆已移民。他们也劝我出国,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甚么都不好,出去了你就不再想回来了。”

听说这个世纪,就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世纪了。如果世界是个环形大跑道,那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已跑在了前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则更像一个大跑道。所有人朝着同一个目标狂飙猛进,同心同力,身不由己。终点是甚么呢,是幸福么?是成功么?是北京三环内的一所房子么?大家都一直跑,一直跑,渐渐的,所有人都忘了这个目标是甚么,乃至也不敢去过问。

我的小学同学们,那些一生或许都生活在故乡的年轻人们,认为自己起步慢、出发点低,永久不可能赶超,因此放弃了,把自己视为社会的底层而在后面渐渐踱步。

我的高中同学们,看不起这场游戏,所以干脆离开运动场,不陪你们玩儿了。

而其他所有人,都没有足够的勇气去离开这个跑道,去反抗这个规则,由于所有人都在跑啊。勤劳英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不断创造出大量的财富,金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活动着,资本便调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钱流向一线城市,便杀进北上广。钱流向体制内,便冲进体制内。

要苏醒地成长,必须有脱离这个轨道的勇气。即便轨道以外,其实不许诺成功。今年,我陆陆续续接触了一些年轻人,一些与众不同的年轻人。有的高中生放弃了名校,去就读企图建造乌托邦的南方科技大学;有的大学生,刷海报、拉选票,去参选人大代表;有的师兄师姐毕业了,也放弃名校、外企这样的选择,去做一些他们认为能够改造社会的事情。

没有甚么“情势永久比人强”,由于所有的墙壁,其实都是门。

如果有一千个人中,有一百个人,有自己与大环境格格不入的内心世界。一百个人中,有十个人有离开这个跑道,忠于内心的勇气。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取得了成功。那末未来的社会,或许会大不一样吧。

未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变成一片田野。有跑的、跳的、在阳光下晒太阳的。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安。盛世强国下的年轻人们,人人有选择的自由,和择善从之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