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念 > 正文

学会挖掘自己的潜能

发布时间:2021-02-15

学会挖掘自己的潜能

学会发掘自己的潜能


一名名叫史蒂文的美国人,他因一次意外致使双腿没法行走,已依托轮椅生活了20年。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了意义,饮酒成了他忘记愁闷和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有一天,他从酒馆出来,照旧坐轮椅回家,却碰上3个劫匪要抢他的钱包。

他拼命呐喊、拼命反抗,被逼急了的劫匪居然纵火烧他的轮椅。轮椅很快燃烧起来,求生的愿望让史蒂文忘记了自己的双腿不能行走,他立即从轮椅上站起来,一口气跑了一条街。事后,史蒂文说:“如果当时我不逃,就必定被烧伤,乃至被烧死。我忘了一切,一跃而起,拼命逃走。当我终究停下脚步后,才发现自己居然会走了。”现在,史蒂文已找到了一份工作,他身体健康,与正常人一样行走,并到处旅游。一双20年来没法动弹的腿,居然于危在旦夕的关头站了起来。这不由让我们产生疑问:究竟是甚么因素使史蒂文产生这类“超凡气力”的呢?明显,这并不单单是身体的本能反应,它还触及到人的内在精神在关键时刻所爆发出的巨大气力。著名作家柯林·威尔森曾用富有豪情的笔调写道:“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在靠近平常生活意识的表层的地方,有一种‘多余能量蕴藏箱’,寄存着准备使用的能量,就好像寄存在银行里个人账户中的钱一样,在我们需要使用的时候,就能够派上用处。”

现代心理学所提供的客观数据让我们惊诧地发现,绝大部份正常人只应用了本身潜藏能力的10%。可以这么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等待被发掘。有些同学可能会问,到底要怎样才能成功发掘自己的潜能呢?

学会正确归因

潜能需要激起,这类激起是一个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很多因素会影响我们是不是能顺利激起潜能,能否正确归因就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

很多同学明知自己不比其他同学笨,但当他们学习失败时,就会归咎于自己的能力不行,即便获得了好成绩,也只认为是自己运气好。(励志 )这会让同学们要末感到自卑,要末心存侥幸,但就是缺少学习的积极性,不愿在学习上投入时间和精力。这类学习上的消极归因使同学们忽视了自己那巨大的可利用的智力潜能。

积极归因,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会的。当学习获得进步时,可以将其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这样会激起自己想进一步获得成功的愿望和继续努力的动力;也能够把这些进步当作自己能力强的体现,从而使自己产生一定的满意感,增强成功的信心。如果偶有失败,我们也大可在轻轻一笑中把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重或运气不好,这样既可为自己“开脱”,使自己取得心理平衡,也可鼓励自己更加努力,并克服困难。不过,切不可因此对今后的学习产生“靠运气”的侥幸心理。

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就像一个能量调理器,好习惯自发地使我们的潜能指引思惟和行动朝成功的方向前进,坏习惯则反之。好习惯会激起成功所必须的潜能,坏习惯则在腐蚀有助于我们成功的潜能宝库。

有一个已为人们所熟知的实验:田鸡突然被丢进滚烫的开水中,它会迅速地跳出来,但如果把田鸡放在冷水中渐渐加热,它会很安逸地在铁锅里游泳,直到最后被烫死在里面。其实,人很多时候也会像田鸡那样,沉沦于逐步变热的水,被坏习惯所捆绑、蚕食。更可怕的是,乃至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我们身上有很多的坏习惯。现在很多中学生都有回家就看电视的习惯,不知不觉地在感官愉悦中滋生惰性,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有的同学凡事依赖父母,在父母的溺爱中失去了独立自主的愿望;还有的人在考试得高分的浮浅满足中失去了分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是阻碍我们在成功路上释放潜能的“慢性毒药”。

无妨试试,选一个静谧的夜晚,拿出一张纸,把自己通常会出现的思惟方式和行动方式写在纸上,然后通过分析把这些思惟方式和行动方式按好习惯、坏习惯进行分类。或许,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原来有那末多坏习惯而不自知。要养成好习惯,就需要我们从破除这些坏习惯开始。有了良好的习惯,我们才会像那只突然被放进滚烫开水里的田鸡一样,被激起出无尽潜能,始终保持生命的活跃状态,而不会在无所事事中趋于平庸和颓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