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念 > 正文

励志文章:无论何人,诚勤二字不能忘

发布时间:2021-02-10

励志文章:无论何人,诚勤二字不能忘

励志文章:不管何人,诚勤二字不能忘


上世纪40年代初,一名贫困的广东小伙子来到澳门一家金铺里当学徒,他和其他几位学徒一样,负责一些扫地、倒痰盂等杂活,根本接触不得手艺和生意。

另外那几位学徒非常失望,干活也一点不积极,只有这位小伙子努力地干着这一切,不但如此,每次干完后就去问老板有无别的忙可以帮,但每次都失望而回。虽然如此,他还是在老板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有一天,店面里生意非常忙,老板就很自然地想起了他,因而让他来到店面里帮忙,接待一些小生意。

小伙子成了真实的学徒,而那几位师兄弟却照旧在原来的岗位上唉声叹息。在店面里,小伙子非常好学,把每件事都做得妥妥铛铛。每天都是最早一个来到店里,最晚一个离开,乃至连吃饭的时候也是站在后门口往店面里看,他觉得只有这样才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他这个人爱动脑筋,不但视察自己店的人,是怎样样做生意的,而且还常常假扮顾客,视察别的珠宝行,吸取他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短处。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勤奋的小伙子生意能力,已超过了所有的老员工。老板看他能干,为人又忠诚老实,不但把他升为主管,乃至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

那几年,正是澳门经济大发展时期,金铺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家,那些竞争对手使尽各种不良手段,一时间把这家金铺的老板搞得手足无措,经过商讨后老板决定也随波逐流,出钱买关系找“保护伞”赚黑心钱。小伙子不假思索地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做人要堂堂正正,做商人也是,只有这样才能赢得顾客的信赖,顾客的信赖就是最好的竞争优势!

小伙子的这番话,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他们决定就按小伙子说的办。没多久,顾客们就看穿了那些不良金商们的“真面目”,纷纭回到了他们的金店。这让那些不良金商非常不舒服,有一家金铺乃至还制造了一些假金器投向市场,冒充是他们生产的。小伙子报警后,警察很快抓到了那位不良金商,而且要把他关进监狱,但小伙子却上门求情,说人家肯定也是一时胡涂,给他一个机会,就这样,那位商人又出来了。

没有一个人理解小伙子为何要这样做,可小伙子却说:一个商人最好永久不要有敌人,做生意要胸怀广阔,大事过得去,小事不计较!

果然,没几天后那位商人居然上门来负荆请罪,而且还成了小伙子的朋友。他有做不完的生意时,乃至还会介绍到小伙子的金店里去。

就在这类经营中,小伙子的店发展很快。1946年,他来到香港经营起了一家完全属于自己的金店,当时香港的金饰业竞争十分剧烈,市场上的一般金器成色都是百分之九十九,小伙子决定,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首创推出含金量99.99%的足金,但是这却意味着每卖出一两金就都要亏几十块。

这类做法就连他的员工都说简直是犯傻,小伙子却说:拿出最大的诚意对待顾客,顾客也一定会用最大的诚信对待我们的!

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这类亏本成了一种免费的广告,顾客纷纭来这里购买黄金珠宝,经销商们也争相来这里取货,小伙子在这时候进行了适当提价,果然,没有任何人提出抗议!

就在这类“勤于做事,诚以待人”的经营中,小伙子的金铺也终究发展成了现在的“周大福珠宝”,这位小伙子,就是如今个人资产排名全球富豪第132位的周大福开创人:郑裕彤!

经营珠宝业的成功,使本来名不见经传的郑裕彤成为香港实业界的知名人物。但是,当人们还在把他看做一个珠宝商的时候,郑裕彤已若无其事地杀进了房地产业。

郑裕彤第一次投资房地产,是1952年在跑马场建造蓝扩别墅;尔后又在香港闹市区的铜锣湾建造了香港大厦。六十年代中期,香港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产生骚乱,许多富人都将土地、房产低价兜售,而当时具有眼光和魄力伺机收购的人,后来都成了超级富豪。1968年,郑裕彤购置的地产最多。他说,他对香港的前景充满信心,他相信所有行业的兴衰都是有周期性的,在低潮时购进,总不会错到哪里去。事实证明他果然没有做错。

进入七十年代,随着金饰生意的兴盛,郑裕彤已不满足在地产业上小打小闹,而是要大干一场。

1970年,郑裕彤与何善衡、郭得胜等人组成“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他占百分之五十七做大股东,全面向地产进军。不久,新世界斥资一亿三千万,向太古团体买入尖沙咀海傍蓝烟囱地皮,1982年,全球超一流的奢华建筑新世界中心竣工了。这个被称为“城中之城”的雄伟建筑,包括新世界酒店和丽晶酒店,几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数千个商业单位、办公楼和奢华住宅。当年郑裕彤购下这块地皮时,付出的是香港最高的地价,而今随着房地产价格的飞涨,仅这块地就已值十亿港元!而新世界酒店和丽晶酒店都进入了世界十大酒店的行列,每一年都要为他赚数亿港元!

郑裕彤很为自己的这一杰作得意,他常常独自在这里徘徊,留连忘返。他说:当时我想,这个地方代表香港,船一到维多利亚港就看到,怎样都要把它搞漂亮。

这幢美奂美轮的欧式建筑,现已成为新世界团体的标志。

如何用小资金控制大资产,公司上市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1972年,香港正逢开埠以来的最大牛市,新世界趁机上市,赢利可观。同年11月,新世界瞅准机会,以每股面值一元、认购价两元,集资一亿六千万港元,荣幸地避过1973年股灾危机。

但是郑裕彤是不会轻易满足的,继建成新世界中心以后,他又亲身策划、完成了“碧瑶湾”高级住宅区的力作。这一范围的住宅工程占地八十万平方英尺,兴修大小楼宇五十幢,而且配套设施齐全,有儿童游乐场、游泳池、网球场等,依山傍海,成为香港着名的高级住宅区。

如果说新世界、碧瑶湾还不使人惊奇的话,那末香港会展中心则完全地让人们对郑裕彤刮目相看。

1984年,郑裕彤与香港贸易发展局达成协议,投资十八亿港元,在港岛湾仔兴修“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这个中心将是亚洲同类设施中范围最大、装备最完全、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会议展览场所,总面积约四11万平方米,包括一座五十五米高的会议展览中心、一幢奢华住宅大楼、两幢酒店。它将是八十年代香港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建筑之一!

但是几年时间过去了,图纸却没有变成现实,郑裕彤迟迟没有开工,周围的人都为之迷惑不解,但郑裕彤却自有打算。1986年10月,一条重大新闻传遍了世界各地:英国女王将出访香港,就在人们想着这会对中英关系产生甚么影响的时候,郑裕彤出人意料地宣布,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将在英国女王抵达香港的那一天,破土开工!而就在开工仪式上,英女王出现了,将郑裕彤和他的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推到了全球的眼前!

郑裕彤成为大赢家,由于他每每大胆投资,从另外界冠以“鲨胆彤”(大胆)称号。

1989年,郑裕彤与林百欣合作,购入亚洲电视大部份股权,使得新世界团体成为亚视两个股东之一。尔后,又斥资二十七亿港元收购辖有八百二十五家酒店的美国华丽达酒店管理团体。1993年5月,还收购了瑞士一家具有四十间酒店的团体,使新世界团体成为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团体之一。

可以说,郑裕彤到达了自己人生的巅峰,成为港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超级富豪。

成为亿万富豪的郑裕彤,在他人问起他的致富之道时,郑裕彤说:我认为,“荣幸”可能光临你一两次,但她不可能毕生都陪伴你。其实,人的一生,“勤”字才是最重要的,然后是“诚”字,只要有了这两点,你的事业就基本上奠定了。

纵观郑裕彤的发迹史,没有一个时期、没有一项业务不是靠“勤”和“诚”发展起来的。他总结自己在生意上和生活上的“二十三字处世箴言”是:守信誉、重诺言、做事勤奋,处世谨慎,叶落归根,不见利忘义。“勤”是郑裕彤最核心的。在他一生中,差不多每天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其余“守信誉、重诺言”,“处世谨慎、叶落归根、不见利忘义”,其实都是讲的“诚”字。郑裕彤认为,摒弃投机手段,掌握有益时机,脚踏实地地做买卖,才是发家致富的根本。

因此,郑裕彤做生意赚钱,摒弃各样投机手段,研究供求关系,以创新为特点,他常常教育下属职工:做生意要有一定的利润,但不能只顾寻求利润,下降质量,欺骗顾客,欺骗得来的利润,不叫利润,是“断肠痧”;脚踏实地做买卖才是致富的根本。

他不允许雇员投机,一经发现,立刻解雇。

当他人说他是“鲨胆彤”,是靠投机才做成大事的,他却说:投资与投机是有本质区分的,只有买空卖空才完全属于投机的做法。所以说,凡事不要过头,不要博尽。一个商人最好永久不要有敌人,不用视对手为敌人,做生意要胸怀广阔,不够阔做不了大事,固然,这个未必每一个人都做得到。我的原则是:大事过得去,小事决不琐屑较量,所以我的长时间合作的火伴很多。

他还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独有的人情带进了公司。在周大福打工20多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业务经理罗国兴说:公司历来都不炒人,彤哥好有人情味。

服务周大福满十年便可取得“老人牌”。周大福当中有五十人,已拿到服务四十年的服务奖牌。郑裕彤特别会带挈乡里,除在顺德设厂铸造金饰外,亦安排很多顺德同乡,到香港周大福打工。

改革开放以后,郑裕彤不忘故土,加大了对内地的支援和投资。1977年,他和香港证券巨头冯景禧两个人把二百五十万港元捐献给中山东大学学;他和胡应湘在广州投资建设了奢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酒店;他的酒店业务陆续扩大到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地;他在广州投资数十亿港元兴修发电厂和高速公路。在故乡顺德,郑裕彤更是屡次捐款,建造医院,扩建中学……据统计,他在大陆的总投资已超过八十亿港元,占他的新世界团体总资产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但他认为这还远远不够,他计划近几年要陆续投资四十个亿!

虽然他具有巨额财富,却不豪华,也不自诩。很长一段时间,港人包括传媒为郑裕彤在香港富豪榜上的确切位置颇费了些口舌,他本人不以为然,却说:大哥三怎样样,大哥四又如何?财富多了这么过,少也这么过。只要是够子女读书,够家中大小两餐,足矣。就算是你今天许诺将把个汇丰银行给我,又有甚么用呢?得个‘看’罢了。

这就是郑裕彤,常常在公司吃家常菜做午餐,不喜欢穿名牌,有自己的小车,却偏好一个人踱出来,时不时去过过“地铁瘾”。有人说,他是彻彻底底的顺德人,相识满天下,人缘最好。

我觉得这位郑裕彤,应当是属于大鳄类人物,但是他一不自诩,二不自满,更不自负。单凭这点就能够做我们大家的榜样。固然现实情况是,我们不可能人人成为大富豪,每个人都有你自己的梦想,牢牢捉住这两点,成功一样会在前面向我们招手。你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