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念 > 正文

你们有理想吗?

发布时间:2021-01-22

你们有理想吗?

你们有理想吗?

“你们有理想吗?”这是我最近在课堂上问高二学生的一个问题。本来,我认为学生肯定会绝不含糊地给我一个肯定答案“有”。但出乎我意料以外的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的答案是肯定的,更多的学生只是应付式地一笑置之,或是以极不肯定的语气轻轻地点了一下头。由此不难看出,对高二的学生来看,的确还没有认真斟酌过个人的理想问题。回想自己之前在中学时期读高一时,就有了个人的理想。当时自己的理想很简单,就是要当一个英语老师。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自己就把所有的精力和财力都聚焦在英语学习上。结果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艰巨的求学,终究如愿以偿,于1984年毕业于一所教育学院英语系,正式成为一位英语教师。因而可知,初期肯定自己的理想是多么的重要。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为此奋斗的动力。伴随动力的是锲而不舍的努力,动力加努力就到达了理想的彼岸。

学生回答的问题好像很简单,态度也很平淡,有点漫不经心似的,但简单背后是有其缘由的。现今的高中生和50至70年代的同龄人比较而言,最大的差别就是家庭经济状态和生活水平的大变化。作为90后的中学生来讲,他们是荣幸的也是幸福的。在他们的心里,重要的不是理想问题,而是享受问题。由于家庭生活的不断改良和收入的逐年增加,很多学生首先关注的不是理想前程,而是萧洒的消费,如用高级手机,听MP3或MP4,坐的是奢华小车,穿的是名牌等。对一个处于养尊处优状态下的人来讲,理想就不可能列入斟酌之首了。与之相反的是,穷人的孩子早立志,穷则思变。(励志一生 )易中天教授有句名言“人是被逼出来的”,所隐含的就是这个道理。根据本人的视察,大部份高中生都是到了高三才开始产生紧急感的,只有在高三才会斟酌个人的理想问题。明显,这时候已为时已晚。即便以疯狂的努力来追逐,也是很难实现自己理想的。由于没有理想,所以就没有动力;由于没有动力所以就不愿意付出努力,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关于中学生尽早确立理想问题,必须引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方向。我们常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其实方向就是理想的体现,方向就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固然,就理想本身而言,又有微观理想和宏观理想的区分。作为一个负责任和有远见的老师或家长来讲,必须引导学生尽早建立宏观的理想,教育学生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要让学生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远大理想。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个人的问题就显得非常渺小了。只有那些具有远大理想的人材能立大志和做大事。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所期待的是有理想的新一代。我们要有理想的新一代才能实现祖国延续富强的理想。为此,我们要早日为他们插上理想的翅膀,让他们时刻准备着飞向祖国广阔的蓝天乃至飞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