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候语 > 正文

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1-05-14

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000字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大作家雨果写于1831年的一本爱情小说,虽然书中的故事产生在1482年,但书中男女主人翁的爱情观,极可能仍然写的是十八世纪法国社会的爱情观,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000字。就像金大侠写武打小说的爱情故事一样,故事虽然产生在古代,书中男女主人翁的爱情观实际上是当代的。书中男女主人翁的爱情观是不是仍然存在于今天的法国社会?对此我缺少足够的了解,但是读完全书,我却发现,书中描述的男女主人翁的爱情观仍然存在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也许,这也正是这本小说在两个世纪后的今天仍然不失为一本文学经典著作的缘由之一吧。下面我就来谈谈爱斯美拉达和她的四位情人的不同爱情观。
一、爱斯美拉达的爱情观

爱斯美拉达是一名能歌善舞的十六岁美女,由于从小被吉普塞人从家中偷走,在流浪艺人中长大,所以不被当时等级森严的上流社会所认同和接受。当她在深夜被人打劫时,被英俊萧洒的皇家卫队队长弗比斯英雄救美,便一见钟情地堕入爱河,而他也被她的美貌所俘虏。

爱斯美拉达不但有一个完善无缺的躯体,也有一颗高尚纯洁仁慈的心灵。当诗人格兰古瓦行将被乞丐王国绞死的关键时刻,她绝不犹豫地以愿意和他结婚的方式救下了诗人。诗人被她的美貌和高尚所震动,立刻身不由己地爱上了她,并希望能成为她名不虚传的丈夫。但是爱斯美拉达为了她心目中的爱情偶像,平静地谢绝了他:我只能爱一个能够保护我的男子汉。并告知他,和他结婚只是为了救他的命,所以只能和他保持名义上的夫妻关系。

当副主教克洛德利用种种卑鄙手段想逼迫爱斯美拉达接受他的爱情时,爱斯美拉达宁死不从。当克洛德在监狱里为了取得爱斯美拉达的爱情,欺骗她说她所爱的弗比斯已被他杀死,让她不要再抱任何空想,并且许诺只要答应他的爱情,就能够将她从死刑判决中解救出去。爱斯美拉达的回答是如果他已死了,为何你还劝我要活下去呢?当克洛德最后一次在绞刑架前让爱斯美拉达选择时,虽然这时候候爱斯美拉达已知道她所爱的人弗比斯还活着,她也找到了失散十五年的亲生母亲,她非常想活下去,但面对克洛德的求爱,她的回答是:绞刑架让我讨厌的程度还远远不如你呢。

在小说中丑的化身的卡西莫多,是以爱斯美拉达的迫害者的身份,首次出现在爱斯美拉达的眼前,他奉命在深夜去抢劫爱斯美拉达。当卡西莫多由于抢劫失败,被皇家卫队逮捕,被绑在烈日下的羞辱柱上受鞭打示众时,他渴求围观的人群给他一点水喝,却无人理会。眼见着他快要晕死过去的时候,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英勇地给他水喝的人,正是这位天使一样的爱斯美拉达。

爱斯美拉达的以德埋怨深深震动了外表畸形丑陋的卡西莫多,由于在他的内心也有和其他人一样的强烈爱心和感情。后来他冒着生命危险将爱斯美拉达从死刑架上抢救了出来,但是,他的丑陋畸形的外表,始终是横贯在他和爱斯美拉达之间永久没法逾越的鸿沟。雨果先生在小说的结尾通过死亡的方式终究逾越了这条鸿沟,我想那可能确切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二、弗比斯的爱情观

弗比斯是皇家卫队队长,长得又一表人材,英俊萧洒,整天周旋在上流社会之间,是富家小姐理想的白马王子。聪明的弗比斯非常善于利用他的有效资源,他选择了具有丰富嫁妆的表妹百合花做未婚妻,同时又去追逐爱斯美拉达的美色。从他的身上,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了现今社会的那些聪明的男人的身影,他们长袖善舞,家里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

弗比斯的可恶的地方在于他只爱恋爱斯美拉达的美色,却丝毫也不爱惜爱斯美拉达的生命。爱斯美拉达是以谋杀弗比斯的罪名被判处死刑的,可是弗比斯在接受医治中从医院逃出来后,为了不使自己的丑行暴露,居然不去指证真实的凶手,以解救爱斯美拉达的生命。生活中这样的伪君子其实不在少数,虽然他们平时很善于谈情说爱,海誓山盟,甜言蜜语,天花乱坠,但一到关键时刻,爱情对他们来讲便立刻变得一分不值,由于在这些人的心里,历来就没有晓得过甚么是真实的爱情。

三、克洛德的爱情观

如果说弗比斯是我们在生活中应当警惕的爱情伪君子,那末克洛德则是我们生活中应当警惕的爱情恶魔。三十六岁的克洛德是巴黎教会的副主教,他从小在教会学校里接受教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究爬上了位高权重的位置。但是单调呆板不人性的教会戒律并没有能消除他内心的本能愿望,反而使这类本能愿望在极度的压抑下变得更加剧烈和疯狂。当他对爱斯美拉达的爱情冲决了宗教对他的长时间压抑后,他的愿望本能便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变得没法控制和整理。

我们没法否认克洛德对爱斯美拉达的爱是真心诚意的,是热烈的,无可替换的,他乃至愿意为了爱斯美拉达的爱情,放弃他所有的一切,连同他信奉了几十年的上帝。但是他的爱情也是极端自私的,他的爱情观就是:如果我不能具有,我就要让她毁灭!所以他先指使他的养子卡西莫多在深夜里去抢爱斯美拉达,失败后,又刺杀情敌弗比斯,并移祸于爱斯美拉达。当爱斯美拉达被卡西莫多抢救到巴黎圣母院内合法避难的时候,他再利用权势和诡计让爱斯美拉达失去了巴黎圣母院对她的庇护,然后在一片追杀声中,用死亡作要挟,逼迫爱斯美拉达接受他的所谓的爱情。

生活中无数因爱成恨,因爱成仇而产生的人间悲剧,基本上都由于有克洛德这类极端自私,只顾满足自己的情欲,丝绝不斟酌对方意愿的根本不懂爱情的人物存在。所以每当我看到那些极力宣传爱是没有错的爱情宣言时,就忍不住腹诽不止。由于个人觉得,疏忽被爱人意愿的,单方强加给对方的爱,不但是极端毛病的,有时乃至是罪行的。

四、格兰古瓦的爱情观

格兰古瓦是一个潦倒的诗人,就像在今天的社会,诗人没法靠写诗来赡养自己一样,在两百年前的巴黎,诗人也没法靠写诗来赡养自己,所以他不能不到流浪者人群聚集的乞丐王国里去求生存。遗憾的是一个诗人连当乞丐的技能测验也没有能够通过,结果被当做没有资历当乞丐的人而送上绞刑架。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句古话: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来法国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是基本上一致的。

但是书生的可爱的地方是有自知之明,当格兰古瓦的爱情被爱斯美拉达平静地谢绝后,他立刻就明智地放弃了。由于他感到惭愧,身为男人,在爱斯美拉达被卡西莫多抢劫的时候,他没有勇气出面挽救,而他自己的生命,反而是靠了爱斯美拉达的怜悯才得到挽救,面对这样一名女能人,只要还有一点自尊的男人,便不会再奢望甚么爱情了。

所以格兰古瓦格在和爱斯美拉达结婚后,便自愿当起了挂名丈夫,逐日里随着爱丝美拉达上街去卖艺。挂名夫妻虽然没有得到想要的爱情,但最最少还有一个婚姻,并可以保持生存。

从格兰古瓦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今天许多中华人民共和国丈夫们的身影,他们明明知道他们的妻子和自己没有爱情,明明知道他们的妻子渴望怎样的爱情,但是他们不能不接受这份没有爱情的婚姻。

五、卡西莫多的爱情观

如果说没有爱情只有婚姻的格兰古瓦们是不幸的,那末相对来讲,卡西莫多则算得上悲惨了。卡西莫多是属于本身条件极差,但眼光又非常高的理想爱情主义的典型。卡西莫多由于长相畸形,从小成为弃婴,是副主教克洛德收养了他。由于从小在教堂长大,他也历来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长大后,继续留在教堂做敲钟人,所以他所爱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副主教克洛德,一个是教堂的没有生命的大钟。可是,当美丽仁慈的爱斯美拉达出现的时候,唤醒了他内心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但是这类渴望的觉醒,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快乐,反而使他更加深入地感遭到了生理缺点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