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候语 > 正文

努力得舒服,自然平庸得彻底

发布时间:2021-05-13

努力得舒服,自然平庸得彻底

努力得舒服,自然平庸得完全

文/顾一宸

1

我的高中同学曹哥,是个悲情英雄。

说他英雄,是由于他是我们班最努力的人,没有之一。

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进教室看书做题。校园沉寂着,黑暗着,只有一间教室亮着执着的光。柔和的日光灯下,曹哥奋笔疾书的身影孤独得像个侠客。

课间休息时,曹哥的屁股就像是粘在了坐位上,沉醉在题海里的他,绝不会像我们一样谈笑打闹。

放学时,他飞快的去食堂打了饭菜,回到教室,边吃饭边看书,好几次险些把饭喂到鼻孔里。下晚自习熄灯后,他也常常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书到深夜。

他在学习上表现出的意志力之坚定和自制力之强大,无不让我等佩服,巴不得分分钟献上膝盖,赞他一声“牛逼!”。可这话我们实在说不出口,谈到他,我们只会替他惋惜长叹。由于,他真的很悲情。

曹哥的悲情就在于他的付出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不是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吗?

不是说天道酬勤吗?为何曹哥的成绩始终徘徊在班级的中下游?

我们细致的视察过他,试图帮他找出缘由。

我们发现,他好读书,不求甚解,课本翻来覆去,看了几十遍,记得烂熟,可一些关键的公式和定理,他其实不理解其内在含义,自然也就谈不上公道应用。

他做题很快,平时刷题也很多。一套理综试卷,我们这些正常人一般最少得两小时左右才能做完,他这个变态只需要一小时,但正确率实在是惨不忍睹。

我们好奇,曹哥,你就不能慢点做,仔细想一想,认真演算吗?

他自信一笑,这类题型,我做过很多遍了,看一眼就可以出答案。

我们更疑惑了,那你为何又做错了呢?他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这题和我做过的大致相同,但有点变化,我没注意。

我们好心劝过他,理科重在理解,盲目刷题是不行的,要做一道会一道,弄明白题型,举一反三。

曹哥含糊应对,知道了,知道了,转身又投入了茫茫题海当中。

高考后,当我得知曹哥只考上了一所不知名的三流大学时,我没成心外,但我又有点难过,为他的努力,也为他的瞎忙。

2

工作后,我又遇到了曹哥式的人。

这样的人,整天犹如打了鸡血一样咋咋呼呼的忙里忙外,你想不注意到他都难。

勇哥早我两年参加工作,我工作之初承蒙他的指导才能尽快入行,我对他自是感激。

没多久,我就发现,他是公司最勤奋的员工,没有之一。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常常自主加班,工作时间远超了朝九晚五的八小时。

看到他一头扎在格子间里努力工作的模样,我这个后生既佩服又惭愧,同时,我也很疑惑,和他同时工作的刘姐已升任部门经理了,为何他这么努力,升职加薪的机会却没有落到他头上呢?

后来,我就开始留意勇哥和刘姐的工作方式,渐渐的,我就发现了他俩工作方式的不同。

勇哥每天来上班,第一时间就打开电脑,开始处应当天的事务;

一会儿做汇报PPT,隔一阵又收发下邮件,处理下外联事宜;

PPT还没做好,又最小化窗口,去做其他杂事。

刘姐来上班,会先在便签上记录并计划下今天需要处理的工作,然后收发邮件,做好上传下达的事宜;

工作任务分派下去后,她会分时段集中处理几件重要的事情,中间不受其他干扰;

临下班前,她会跟进下属职员的工作进度,向上级交付已完成的事项。

对照两人工作方式的不同,我终究理解了那句话:加班是为工作效力低下的人准备的。

3

你能说曹哥和勇哥不认真不努力吗?

他们在学习上、在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出了远超旁人的努力,可终究的结果却其实不如他们所愿,他们的努力并没有成为他们的救赎,他们终究还是沦为了平庸的大多数。

努力是没有用的吗?

固然不是!我们生而平凡,不用一生来抗争,不拼尽全力去努力,我们靠甚么改变命运?靠甚么改写人生?靠甚么实现逆袭?

那他们的努力错了吗?努力也会错吗?

固然会!我们总是用战术上的努力来掩盖战略上的怠惰,用努力来标榜自己的付出,用努力的表象来为自己的平庸脱罪。

曹哥填鸭式的填充知识、求量不求质的刷题,违背了理科学习重在理解应用的基本规律,选择了效力低下的学习方法,又怎样能在学业上获得长足的进步呢?

勇哥工作时缺少计划,重心不明确,容易被杂事干扰,分神之下,工作效力自然高不到哪里去。

弱于时间管理,再用加班来弥补,反倒牺牲了休闲时间,打乱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进一步拉低了工作效力。

当我们努力的方向错了,方法也不对时,我们掩耳盗铃的努力,不过是在瞎忙而已。

4

当努力了却没有成效成为一种现象,当浮躁和浅薄成为时下人们的共性,除给一句“方向错了,方法也不对”的诊断,我们还应当深究现象背后的本质缘由。

曾有心理学家将我们的学习提升划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舒适区是我们业已习得的知识技能,学习区是我们努力跳起来才够得着的高挂枝头的苹果,恐慌区是我们目前遥远的仰望和未来美好的愿景。

长时间待在舒适区,不过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过去的自己。英勇跳出舒适区,涉足学习区,才有提升自己的可能。

曹哥难道不知道多思考比多做题更重要吗?勇哥难道不知道公道计划工作、管理好时间能够让自己工作得更高效吗?

他们知道,但他们不愿意改。由于他们习惯了,习惯了如此低效的学习和工作。

习惯具有惯性的推动力,你绝不费力的就能够被习惯驱使着行进。曹哥习惯了飞快的刷题,勇哥习惯了多线程混杂着处理工作,这类种习惯就是他们的舒适区。

待在舒适区里努力,可以营建一种我很努力了的假象,也能给予自己关于平庸现状莫大的心理安慰。只是,固步自封于舒适区,自我提升就成了一种奢望。

所以,刷了那末多题,曹哥会做的题目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多;勇哥工作了好几年,会做的事也没有多出我这个新手许多。

毕竟,重复性的努力,只能让你更加熟练;创造性的努力,才能使你变得非凡。

曹哥和勇哥想必也明白自己的关键所在,他们为何没有试图改变呢?由于在学习区努力,实在是太难,太别扭了,一点也不舒服,那就好像是拿着一把刻刀,一下一下的雕琢自己,修枝去叶,去芜存菁,臻于至善。

努力得舒服,自然平庸得完全。溺水的人,要逃诞生天,一根稻草也救命一样捉住。你的努力近乎挣扎,你的成绩才对得起付出。

作者简介:顾一宸,简书作者。写走心又走肾、有温度又有态度的文字。新浪微博:@顾一宸。微信公众号:顾一宸(ID:guyichen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