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候语 > 正文

那个卖猪肉的北大毕业生已经50岁了,他现在在干嘛?

发布时间:2021-05-13

那个卖猪肉的北大毕业生已经50岁了,他现在在干嘛?

那个卖猪肉的北京大学毕业生已50岁了,他现在在干吗?

人的一生很漫长,站在人生的某个特别的位置上,我们常常会自我怀疑,是否是这辈子就要这样庸碌地过下去?

可是人生是一次马拉松,你有时候会看到一个人又一个人超过自己,看到自己形单影只,充满孤独与失望,乃至你会在比赛中跌倒……但是,只要你依然在奔跑,你所经历的一切,幸福也好,痛苦也罢,都将成为你生命的一部份,成为你的气力来源。

陆步轩,高考文科状元,北京大学才子,80年代的天之骄子。这样的介绍,人们眼前显现的应当是儒雅的教授,慎重的官员或是精明的成功商人。但是,陆步轩都不是。

陆步轩是一个“屠夫”,是个卖猪肉的,命运并没有给他风平浪静的人生,在他34岁的年纪,他被迫操起了杀猪刀,开始了杀猪剁肉的买卖。

北京大学猪肉佬——陆步轩

陆步轩也历来没想过自己会从事屠夫这个行业,他内心一直渴望从事学术类的工作。直到2013年4月,他因眼镜猪肉店主出名,回到母校演讲,第一句话就是“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可想而知,他内心是很自卑的。

柴静曾对他有个专访,问他希望自己以后能做甚么,陆步轩说,现在不敢说,命运基本上,不掌握在我手里。

卖猪肉的陆步轩,正处于生命中最昏暗的时期,看不到希望,不管谁告知他职业不分贵贱,他都不相信。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说“北京大学毕业生卖猪肉并没有甚么不好。从事细微工作,其实不影响这个人有崇高的理想。”“北京大学可以出政治家、科学家、卖猪肉的,都是一样的”。

但是,陆步轩其实不佩服,那些励志的漂亮话说起来并没有意义。由于当屠夫其实不需要甚么技术含量,一个没有接受太高等教育的人一样可以做,当一个人在年轻时期花了多年时间接受专业训练以后,再去杀猪卖肉,对知识和智力都是一种浪费。他乃至在书里写,如果认为北京大学学生卖肉完全正常的话,为何不在北京大学开设屠夫系,内设屠宰专业、拔毛专业、剔皮剁骨专业,那样卖起肉来岂不更专业?

不过在这个最黑暗的时期,陆步轩却把卖猪肉这件事做到了“北京大学水准”。北京大学还有一个做猪肉生意的人,猪肉大王陈生发现陆步轩不一般,他说“我一个档口只能卖一点二头猪。他能卖12头猪,是我的十倍。”

陈生还发现,是否是注水肉,陆步轩眼睛一看、手一摸立刻分辨出来。这个“猪肉佬”真的不一般。

即便陆步轩觉得自卑,感到失望,在这样的日子里,他仍然是认真的对待他的生活,他的生意,在猪肉生意以外,他也笔耕不辍,还写了一本《屠夫看世界》。

在人生的马拉松中,这样的奔跑不会没有价值。陈生决定跟陆步轩合作,共同把陈生的壹号土猪生意做好做大,他们要做符合高端猪肉需求的品牌猪肉。

陆步轩凭着自己多年屠夫的经验,和陈生合伙开办了培训职业屠夫的屠夫学校,他自己编写讲义《猪肉营销学》并亲身授课,弥补了屠夫专业学校和专业教材的空白。那些命运给他的磨难不但没有压垮他,反而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财富,成了他的立身之本。

2015年,两人联手打造的壹号土猪销量超过10亿,在国内成为响亮的土猪肉第一品牌。陆步轩再也没有自卑感了,将卖猪肉做到极致,“应当也不算给母校丢人了”。

2016年,陆步轩又再次起飞,遇上了互联网的大潮,壹号土猪登陆天猫,将成为第一个“出栏”面向大众消费者的互联网+猪肉品牌。

这次,陆步轩要赶猪肉上网卖,做北京大学屠夫做的事情

这一年,陆步轩50岁,他终究完成了自己的逆袭,已到了知天命之年的陆步轩自信从容,他想得更多的是捉住互联网时期的机遇。

与陆步轩类似的还有褚时健,褚时健1999年被判无期徒刑,时年已71岁,2001年才因糖尿病取得保外就诊机会,但褚时健拖着病躯,在荒山开始种橙子,2003年王石去见他,橙苗才刚栽上去,74岁的褚时健跟他谈橙园的未来,橙园挂果是怎样的情况,王石才知道,橙子挂果得等到褚时健80岁。

一个74岁还在认真种自己橙子的人,是一定会跑赢自己命运的。2012年,褚橙成了一个品牌,84岁的褚时健完成了自己的逆袭。

就像《老人与海》里所说,一个人其实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

只要坚持奔跑,终究赢的总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