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候语 > 正文

没有磨砺过的锋芒是无知,撑得起你骄傲的只有实力

发布时间:2021-05-09

没有磨砺过的锋芒是无知,撑得起你骄傲的只有实力

没有磨砺过的锋铓是无知,撑得起你自豪的只有实力

先讲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我曾带过两个实习生。同一时间进到公司,一个名校毕业,成绩优良,曾任学生会副会长,叫小杨;另外一个普通本科毕业,做事仔细沉稳,叫小林。小杨脑袋聪明,风风火火,喜欢出风头。有一次做一个项目,我让组员一起分工处理,她跳出来讲自己一个人能搞定,让大家配合她。会议现场她就这么直接说出来,弄得我都有点为难,但架不住她的一腔热忱,我也想看看她的潜力如何,就答应了。可结果工作汇报的时候做的一塌胡涂,出现多处逻辑毛病,解释不明,数据不准确。并且那天我们亚太区的老板到公司视察,恰好看到我们在开会就过来旁听,当场就指出这些问题。小杨现场脸涨得通红,我赶快帮她打圆场。后来我重新给组员分配工作,让小林去负责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后来我发现,别看小林平时闷声不响,但做事很仔细。例如她每个数据都会去考证来源,并且标注在PPT里,以便我有疑问时可以随时查阅;对我罗列出的问题,她都会从两到三个不同的角度去回答和说明,虽然有的角度其实不准确,但是最少让我看到她是思考过的。这些都是平时在工作中,我不经意间和组员说明过的要点,小杨没有记住,可小林记住了。

后来我渐渐发现,小杨和小林的性情,可以代表很大一部份职场新人。一种人,敢想,敢说,敢做,确切比起很多70,80后而言,他们天马行空的创意和不受拘束的想法能够打破常规,开启新世界的大门。另外一种人,沉寂,懵懂,就像最近很火的一部电视剧《欢乐颂》里的关关一样,做事循规蹈矩。很多时候人们歌颂第一种人,但我认为恰正是第二种人材是维系一个公司乃至社会正常运转的中坚气力。

一个企业的运转靠的不是热忱和出位,而是靠规则。这是隐藏在你平常工作中,各个方面对你造成潜移默化影响的东西。往最小了说,项目有项目的规则,部门有部门的规则,往大了说,公司有公司的规则,行业有行业的规则。每种规则就是一个模具,刚出社会的你就是一杯清水。不管你是普通的自来水还是高逼格的依云水,最初大家进入的都是相同的模具,比的是谁能更快更好地适应这个模具然后提升到下一个模具,而不是如何击破这个模具。

当一个职场新人踏上工作岗位,首先想的不应当是“我该怎样改变世界”,而是“我该如何先了解这个世界”。

只有适应了规则,才能了解规则;

只有了解规则,才能发现规则的不足的地方;

而当你了解了规则的不足的地方,才会想到如何去打破规则,乃至创造新的规则;

这个进程,是你不断磨砺自己的进程。没有人生下来就全知全能,即便你在学校再聪明,奖状证书拿得手软,走上社会以后仍然是小白。由于学校里的规则,和职场上的规则,totallydifferent.

我们歌颂乔布斯改变了世界,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在创建传奇之前他也被公司扫地出门,经历创业低潮期,可正是这一系列经历让他重新重视新的市场,逐渐反思,最后重整旗鼓,带来了苹果“光辉的十年”。

乔布斯是否是天才,他的锋铓够不够亮眼?毫无疑问。但他却说:我是我所知道的唯逐一个在一年中失去2.5亿美元的人,这对我后面的成长很有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说厚积薄发,是先有积累再有爆发。不管你天赋异禀还是平凡普通,都请先磨炼自己,适应规则。这篇文章是鸡汤,最后就说三点。

1.即便你再聪明再有本事,先把布置给你的手头工作做好。

倘若给你的工作是写一份研究报告,那末问清楚报告的目的,把所有触及到的数据再三考核确认,资料信息来源标明清楚,格式排版工整;倘若安排让你接待客户,弄清楚客户的行程安排,个人喜好,生活习惯,最好连客户老家是哪里的你都去弄清楚。这些都是工作中的小事,你那末聪明,先把这些小事做好。老板不是瞎子,也不是傻子,小事做好才敢交给你大事。

2.任何一项工作,在你没有看清楚它的全貌之前都不要妄下断论。

全貌是甚么意思?这份工作在全部项目,全部部门,全部公司的意义是甚么?做的好不好会造成甚么影响?触及到的相干部门和人员都有谁?完成这项工作需要甚么资源配合?整体时间计划是怎样的?就算是小到让你每天把茶水间整理整齐这样一个“工作”,你都不要觉得“屈才”,“低就”。我朋友公司有个老板,没事就喜欢在茶水间盯着,看谁拿了东西不会放回原位,看谁开了冰箱不关门,看谁倒水的时候洒地到处都是,最后年终评估工作表现专门列一条叫“办公室行动礼仪”,不合格的人年终奖统统减半。你觉得这个是小题大做吗?恰恰不是,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茶水间行动'背后反应的是一个人的性情和做事的态度,放在工作上有时候就是不得了的事情。职场里这类'小处见真章'的例子不要太多,你轻视它,指不定以后甚么时候就吃闷亏。

3.谦虚不是示弱,是为了以后更强。

不懂的事情虚心去问。就算你看不起这个人只会拍马屁,那个人学历没你高,另外个人英语没你好,但是他人能在这个位置上就一定有他的道理,你与其瞧不起他人不如去研究一下为何他人能混到这个位置,要是你你能不能做到。把你的聪明用在揣摩和分析上,用在适应规则上,用在反思和学习新事物上,不要用在出风头上,不要用在邀功论赏上。我之前带过一个实习生,三本学校毕业,论聪明程度在我带过的人里面算倒数的,很多事情我要和他说两三遍他才明白。但是每次开会他都认真记笔记,结束以后会逐条过来和我确认自己的工作任务和方法,然后征询我的意见,而不是像有些人一副“我都懂了”的模样,想都不想,问都不问就开始去做。虽然他头脑比不上其他人活络,但是他自己培养出一套做事的方法,我教给他的都是点,他自己把这些点连成一条线。后来我听说他现在已能够在别的公司独当一面了。

就到这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