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一条有梦想的咸鱼
文∕刘永宗
为了鼓励自己业余积极创作,我在QQ签名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人生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甚么区分?”许多朋友给我点“赞”,有位女孩子却跟我唱“反调”:弱弱的说,我觉得咸鱼挺有梦想的,不然怎样就咸鱼翻身了呢?
一语点醒梦中人,把我又带回自己寻梦之旅的源头。19岁那年,高中停学的我来到厦门的建筑工地上打工,日复一日的艰辛劳作,将我磨得几近没有了棱角与梦想,每每满身疲惫地躺到床上的时候,总是想:我的人生也就这样了吧,没有学历、没有背景、性情内向……有人说“乞食嘛也会有出头天”(就是乞丐也有一天能出人头地),我在低矮的工棚里仰望,却仿佛看不到前方的光明。
一日,我在厦门夜市的书摊上淘到一本写作的书,如获珍宝。下班以后便如饥似渴地浏览起来。第二天下班以后,准备“再度赴约”去书中翱翔。在床头翻找了好一阵子,却没有找到这本心爱的写作指南。和我同住的师傅看我翻箱倒柜,说:别找了,那本书被我藏起来了。有那末勤奋,早就上大学了,现在还用来这里打工?!安心打工,赚钱养家要紧!由于他是尊长,又是我的师傅,如此苦口婆心,我只能一边担心着那本节衣缩食买来的书的命运,一边反问自己,难道真像师傅所说,我这样的咸鱼,本来就不该“心高”?
也许是源于对梦想的执着,又也许是年少轻狂的叛逆心理,我仍然坚持自己的浏览与写作,只是更多时候转为地下了,比如到工地附近的路灯下或公园里面的广场上——夜晚来临,我就寻觅有灯光的地方,偷偷地揣上纸笔或是街边淘来的书,坚持读写。半年后,我的坚持逐步有了小小收获,每当得知文章刊登的消息,我都欣喜若狂,哪怕它只是一块“豆腐干”——一则简短的资讯而已。
但是,我的文学热忱却常常遭受来本身边的为难。曾,我把刊有自己文章的样报拿给工友看,想一起分享这份喜悦。结果几往后想要回报纸时,才知道它早已被工友当了厕纸;另外一次,一名热情的工友帮我“夸耀”一本刊有我散文习作的《黄河文学》,结果这本杂志被工友们“哄抢”而去,几天流转,这本回到我手中刊物已被摧残得面目全非……那时的我是又心疼又无奈,只好苦笑,这怪不得这些工友,生活的粗糙让他们无暇顾及这些细节,而我,也只能坚持自己的“另类”,用文学给自己取暖,让精神层面不再荒芜。
或许是我蜗牛般的勤奋终究等来了机会之神的眷顾,2005年的那个夏天,汗流浃背的我正在简易木梯上面安装天花板时,接到了一名中学老师打来的电话,问我是不是有兴趣去北京发展,虽然那个时候还其实不知道“文案策划”是做甚么的,只是听说可以用电脑,从事的又是文字相干的工作,我就已兴奋不已了。
从南到北,一路展转走到现在,我已从一个低级文案成功向营销总监转身,业余依然坚持创作,已出了自己的散文集《漂泊是条青春的河》……虽然写作已不是谋生的低级需求,但是我仍然告知自己不要忘记走过的每一个艰苦的日子,要感恩写作。
工作之余,在窗口俯瞰北京站冷冷清清的人流时,我总会生出一些感慨,偶然间,我想到了“咸鱼”一称的由来——听说之前的香港是渔港,渔民出海打鱼没有甚么先进装备,更没有冰,也就没有冰鲜鱼。但渔民们又想多捕鱼,因而他们会把先捕上来的鱼用大量的盐腌着,不让鱼发臭。等渔民回港时,鱼已被腌制多时,就跟木乃伊似的。假设渔民在捡这些鱼的时候,突然发现其中一条是活的,而且还能蹦起来,人们把这叫做“咸鱼翻生”,这条生命力极强的“咸鱼”也通常会被赋予美好兆头的意味,寓意生活会360度大转弯。
是啊,咸鱼也能够有梦!做一条有梦想的咸鱼,即使你感觉困顿无奈、生活无望的时候,也请不要轻易给自己下定论!只要有梦,就要一点一滴英勇去追。其实很多时候,成功也需要“峰回路转”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