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然可以有,但绝非全是偶然
文/张勇
美国前总统约翰逊的人生履历中曾遭受过几次偶然事件。
一次是在逃学进程中偶然遇到了无人认领的自行车的拍卖会。第一辆自行车竞拍开始,站在前面的约翰逊叫价:“两美元。”叫价延续下去,拍卖员看了一眼这个小男孩儿,他没继续应价。接下来,几辆车都拍出去了,约翰逊每次出价还是两美元,好像没有多加的打算。两美元实在太少了,在现场,每辆自行车最后的成交价都在几十美元。拍卖员感到奇怪,问他为何不再加价,约翰逊说:“我只有两美元。”拍卖眼看要结束了,现场只剩下最后一辆漂亮的自行车,拍卖员问:“有谁出价吗?”这时候,站在最前面、几近失去希望的约翰逊还是说:“两美元。”拍卖员停止了唱价,由于现场所有人都静默下来,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再出价。最后,约翰逊拿出握在手中的两美元,买走了那辆全场最漂亮的自行车。对约翰逊来讲,遇到竞拍活动,只是偶然,竞拍的成功,则是偶然中的偶然。就是这样的偶然,给了约翰逊足够的信心,他深信,不要轻言放弃,一切皆有可能。
从得克萨斯州西南师范学院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他无所事事,便应朋友之邀,打算去远方旅行。动身头几天,他不谨慎弄伤了脚,当时,脚上的伤口很小,他不以为意,随意敷了些药。没想到,他所穿的那双劣质袜子上深色染料所含的毒素,让他脚上的小伤口感染了,以致发炎溃烂。不得已,他取消了和朋友一起出行的计划。当时,正好有一名着名的演说家来到他所居住的镇上,闲在家中无聊的他,便拄着拐杖去听那位演说家演讲。演说家演讲的内容,深深感动了他,他觉得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乃至决定继续求学,为将来做好准备。从此以后,他在一切事情上都加倍努力,不再虚度时光,人生因此又有了一次新的转折。后来,他步入政坛,表现出众,人缘极好,加上事事努力,很快就具有了显赫的职位。
1937年得克萨斯州第十选区的国会众议员詹姆斯·布坎南突然去世,留下了空席。这个偶然的事件给了约翰逊一个机会,他决心试试。当时他的民主党竞选对手有5名之多,有的比他着名望,有的比他有较充足的竞选经费,他们反对罗斯福的“新政”,遭到地方守旧派的支持,舆论界认为约翰逊获胜的希望微不足道。但这位年轻人顺应潮流,高举拥戴罗斯福“新政”的旗帜,大力进行竞选。特别是曾承受过他帮助的一大批青年热情为他助选。结果,他出人意料地当选为众议员。
无疑,这些偶然事件对约翰逊的成功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如果把约翰逊的成功简单地归功于这些偶然产生的“意外”,恐怕有失偏颇。与约翰逊偶然遇到的几次机遇相比,另外一名叫克里的人就惨多了。
年幼的克里就是很不幸的,偶然的缘由,年仅11岁的他不能不离开远在柏林的家人,寄宿于瑞士首都伯尔尼的一所小学里。他向母亲哭诉自己在学校的孤独与失败,渴望得到母亲的关爱与家庭的温暖。但这些都杯水车薪,由于他们全家人是由于流离失所从美国迁到战后的柏林的,毫无地位可言,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母亲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为了取得奖学金,克里努力表现自己,参加各种特长比赛。可是,太偶然了,歌唱比赛他的得分是倒数第一位;演讲比赛,他惹得满堂轰笑;虽然身材苗条,体育运动方面却毫无建树。年末评选优秀时,他得了个“各个项目最好参与者”的名号。不能得奖也就算了,各个项目都是垫底的,这样的几率是否是也不大呀,没法解释了,纯属偶然吧。
正是这些偶然,促使克里抛弃了其他项目,专心锻炼自己的口才。参加街头政治演讲,帮助议员拉选票,和同学舌战伯尔尼议会……1962年秋克里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政治学。大学二年级时克里成为耶鲁政治同盟的主席,这一职务让他有机会参与当时各个重要的政治事件。他也被吸收进入耶鲁大学的“骷髅会”。在历史教授罗林·欧斯特魏斯的指点下,克里打败了无数来自其他学校的辩论选手,取得全国的辩论冠军。()1965年3月,克里以一篇批评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而取得最好青年演说家的奖项。由于他杰出的演说技能,他被选为1966年耶鲁毕业生代表发言。克里在耶鲁的同学都认为他是一个优雅的贵族子弟,是个勤奋、认真的好学生,是个口才优秀的演说家。1971年,克里在美国参议院的反战演讲让尼克松总统大为光火。尼克松对白宫幕僚长哈德曼道:“很明显,这个家伙——克里,他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入。”哈德曼道:“是的,这是一个肯尼迪式的家伙,他非常像肯尼迪,乃至连演讲的风格也像。”
2012年12月21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参议员约翰·克里代替希拉里·克林顿出任国务卿,称克里是主导美国外交的“完善人选”。
我们常常看到产生在那些光环围绕的人物身上的偶然事件,并笃信他们因之而成功。其实,更应引发我们注意的恰恰不是这些,而是隐藏在偶然背后的那些必定。偶然可以有,但绝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