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妒忌是人生的毒药
佛经上有一则故事——在古远时期,摩伽陀国有一名国王饲养了一群象。象群中,有一头象长得很特殊,全身白净,毛柔细光滑。后来,国王将这头象交给一名驯象师照顾。这位驯象师不只照顾它的生活起居,也很用心教它。这头白象十分聪明、善解人意,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已建立了良好的默契。
有一年,这个国家举行一个大庆典。国王打算骑白象去观礼,因而驯象师将白象清洗、打扮了一番,在它的背上披上一条白毯子后,才交给国王。
国王就在一些官员的陪同下,骑着白象进城看庆典。由于这头白象实在太漂亮了,民众都围拢过来,一边赞叹、一边高喊着:“象王!象王!”这时候,骑在象背上的国王,觉得所有的光彩都被这头白象抢走了,心里十分生气、妒忌。他很快地绕了一圈后,就不悦地返回王宫。一入王宫,他问驯象师:“这头白象,有无甚么特殊的技艺?”驯象师问国王:“不知道
国王您指的是哪方面?”国王说:“它能不能在悬崖边展现它的技艺呢?”驯象师说:“应当可以。”国王就说:“好。那明天就让它在波罗奈国和摩伽陀国相邻的悬崖上表演。”
隔天,驯象师依约把白象带到那处悬崖。国王就说:“这头白象能以三只脚站立在悬崖边吗?”驯象师说:“这简单。”他骑上象背,对白象说:“来,用三只脚站立。”果然,白象立刻就缩起一只脚。
国王又说:“它能两脚悬空,只用两脚站立吗?”“可以。”驯象师就叫它缩起两脚,白象很听话地照做。国王接着又说:“它能不能三脚悬空,只用一脚站立?”
驯象师一听,明白国王存心要置白象于死地,就对白象说:“你这次要谨慎一点,缩起三只脚,用一只脚站立。”白象也很谨慎地照做。围观的民众看了,热烈地为白象鼓掌、喝彩!
国王愈看,心里愈不平衡,就对驯象师说:“它能把后脚也缩起,全身悬空吗?”
这时候,驯象师悄悄地对白象说:“国王存心要你的命,我们在这里会很危险。你就腾空飞到对面的悬崖吧?”不可思议的是这头白象居然真的把后脚悬空飞起来,载着驯象师飞越悬崖,进入波罗奈国。
波罗奈国的人民看到白象飞来,全城都喝彩了起来。国王很高兴地问驯象师:“你从哪儿来?为什么会骑着白象来到我的国家?”驯象师便将经过逐一告知国王。国王听完以后,叹道:“人为什么要与一头象计较、妒忌呢?”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颗平静和睦的心,切不可心怀妒忌。俗语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人有所成绩,我们不要心存妒忌,应当要平静地看待他人所获得的成功,这是具有幸福人生的秘诀。
有一对夫妻心胸很狭窄,总爱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有一天,妻子做了几样好菜,想到如果再来点酒助兴就更好了。因而她就拿瓢到酒缸里去取酒。
妻子探头朝缸里一看,瞧见了酒中倒映着的自己的影子。她以为是丈夫对自己不忠,把女人带回家来藏在缸里,就大声喊起来:“喂,你这个死鬼,居然敢瞒着我偷偷把女人藏在缸里面。如今看你还有甚么话说?”
丈夫听了糊里胡涂的,赶快跑过来往缸里瞧,他一见是个男人,也不由分辩地骂起来:“你这个坏婆娘,明明是你领了别的男人回家,背后把他藏在酒缸里面,反而诬告我!”
“好哇,你还有理了!”妻子又探头往缸里看,见还是先前的那个女人,以为是丈夫故意戏弄她,不由勃然大怒,指着丈夫说:“你以为我是甚么人,听凭你哄骗的吗?你,你太对不起我了……”妻子越骂越气,举起手中的水瓢就向丈夫扔过去。丈夫侧身一闪躲开了,见妻子不但无理取闹还打自己,也不甘示弱,因而还了妻子一个耳光。这下可不得了,两人打成一团,又扯又咬,简直闹得不可开交。
最后闹到了官府,官老爷听完夫妻二人的话,心里顿时明白了大半,就吩咐手下把缸打破。
一锤下去,只见那些酒汩汩地流了出来。不一会儿,一缸酒流光了,缸里也没看见半个男人或女人的影子。夫妻二人这才明白他们妒忌的只不过是自己的影子而已,心中很是羞惭,因而就相互道歉,重又和好如初了。
我们遇到怀疑的事,不宜过早下结论,要客观、理智地去分析,才能够了解真相。特别在生气的时候,不能像故事中的这对夫妻见到自己的影子,不能冷静地思考分析,反被妒忌心冲昏了头脑而伤了和蔼。
如果他人的妒忌能把你打倒,这说明你虽然多是优秀的,却不是最优秀的,在乎志上更算不上优秀。
面对妒忌者的中伤,常人最容易做出的也是最下策的反应就是反唇相稽。这样,你会由于他人的无聊,自己也变得无聊。乃至有可能堕入一场旷日持久,使心智疲惫又毫无意义的纠葛中。拜伦说过:“爱我的我报以叹息,恨我的我置之一笑。”他的这“一笑”,真是洒脱极了,有味极了。对妒忌者的中伤,最妙的回答是——让心灵安详地微笑。
人生箴言:
妒忌是一种卑贱的情感,妒忌会令人失去理智,乃至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而对妒忌者的中伤,最妙的回击是置之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