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励志故事:跑出我的未来
他诞生在一个清贫的家庭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没法为他提供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但是他非常懂事,从步入校门的那天起,历来没有跟父母主动要过一分钱。几年以后,成绩优良的他,考上了市里的一所高中,由于学校离家里较远,他只年选择住校。
那天,他带着对父母的思念花9块钱买了一张车票,第一次坐上了返乡的客车。回到家,村里的电工正在收电费,他凑过去瞟了一眼,只见收据上的数字栏里写着一个小小的“5”。谈赶快从口袋里取出5块钱,边递给对方,边嗔怪父母的节省。一个月就5块钱的电费,爸妈平时肯定连电视都舍不得看啊。就在这时候,电工又递回给他几张零钱。他接过来一数,4元5角钱。顿时,他明白了。原来,父母每个月的电费只有5毛钱!他半张着嘴,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在心里暗暗地算了一笔帐,自己坐车花掉的9块钱,足足可以支付家里18个月的电费!他一个劲地在心里叱骂自己,真是个不懂事的败家子!他暗暗发誓,父母的心血钱只允许浪费这一次!
回到学校后,他更加节省了。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母亲由于劳累致使腰椎压迫神经,只能整日躺在床上。一边是卧病在床令他惦记的母亲,一边是来回18块钱的车费,他站在中间,孤立无援,左右难堪。终究,他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跑步回家!
学校离家60多里路,他需要跑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每次回家,他都不敢急于进家门,而是躲在村口的大树下,做几十次深呼吸,以避免让父母看出是跑回家来的。对这样的生活,他一直保持乐观态度,乃至还跟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慢跑,但不能停,更不能坐下休息,要坚持一口气跑完全程。另外,要少喝水。他的自强,影响着身旁同学和朋友。大家不再攀比,而是比学习、比节俭、比上进。曾有段时间,班里一名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干部,动员自己的父母资助他,打算每个月给他200块生活费。( )要强的他对这类资助虽然感激,却总觉得受之有愧,惧怕负了太多的人情债,没法偿还。最后,他坚决不再接受这类捐助。在他的坚持下,那位好心的同学只好放弃了资助。
看到清贫和瘦弱的父母,他也萌发过停学的动机。但是,打工期间看到的一幕,让他完全打消了这个动机。那天收工,已晚上10点了。他托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工棚,发现好几个人的床头上都放着书,而他们不论回去多晚都要看上几眼,乃至还有两个人在坚持自学考试。在一次闲谈中,一名工友告知他:“没有知识,永久没法改变命运。光靠打工,挣的永久是辛苦钱。”从此,他坚定了继续完成学业的决心。他勉励自己,不管有多少困难,都要坚强地走下去,不,跑下去。
对,要想冲破眼前的艰巨困苦,自己就一定要‘跑’起来!晚自习后,当舍友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他在知识的海洋里奔跑;周末,当=同学沉醉在归家的甜蜜中,他在喧闹的餐馆里奔跑;节假日,当朋友游历于风光秀美的景区,他在满是灰土的工地上奔跑……
他叫闫明强,河南禹州西部山区的一个农家孩子。从家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两年下来,他一同跑了4000多里。这就是一个农村高中生创造的奇迹。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闫明强的成功,绝对不会迟到,由于他怀揣着一颗自立、自强、自律的心,在艰巨的求学和人生路上执着进取,一路奔跑!--姜仲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