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那些能给你鼓励的人在一起
文/绿萍
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有一名华人同事,他自己是个MBA,我们常常碰面。有一次,我们被包围在一大群老美当中,他说自己会看手相,还把自己吹嘘得特神,一群老外听得入神。我知道他葫芦里卖甚么药,做不屑状。他突然看着我,并“鼓动”说:“不信我给你看看手相。”不由分辩,他就拉过我的手,然后一本正经地仔细打量起来,捏捏这,指指那,然后抬开端,煞有介事地说:“你就是受外面的诱惑太多了,不然是个学习很好的孩子。”这是从何说起呢?我固然是可以用功学习的人,只是我是个不愿意死读书和读死书的人罢了。
最近又有位朋友“鼓动”我,让我去报考美国某名校的MBA。我一听就张大了嘴巴,恍如听到天方夜谭似的。我惊讶地说:“我有这类可能吗?”朋友很坚定、很确信地说:“去试试。凡事都得试试,不试过怎样能知道呢?”
朋友的“鼓动”,实际上是对我的一种鼓励。认真想想,真是,在此之前,我历来没有读个“名校MBA”之类的想法。或许是由于这实在是高不可攀的事情,才觉得“名校MBA”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历来没认真地去想它。但是从现在起,朋友的“鼓动”反而激起了我要读“名校MBA”的想法,觉得那不是不可能的事。我乃至每天一想到这个问题就气力倍增。所以,我要感谢那位认真“鼓动”我的朋友和那位认真给我看手相的同事,是他们让我开始思考,让我看到即便是很遥远的事情,也会突然一下子变得很近。
其实,回想我的人生经历,每件能让我稍感自豪的事,无不是在他人的“鼓动”下完成的。有一名我非常喜欢的教市场学的教授——彼特先生,在他的讲课当中经常夹杂着些“名人名言”,他说这些话大部份出自商界巨头。他在课堂上以此发问,同学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足够诚实。后来我们发现,很多我们不知道是哪一个名人说的话,大多出自他本人之口,是他的“杜撰”。因而再不知道的时候,就笑答“彼特”,彼特教授笑呵呵地安然接受。彼特教授教给我的最棒的理念就是——最好的产品永久是你自己。( )他在传授市场学的同时,也把作为一个商业人士应当具有的自信精神转达给我们,那就是“你不但是在寻觅自我,你实际上是在创造自我!”如今,教授的话也一样成为一种“鼓动”的气力,而且,我相信这类气力,或说理念,对考取名校的人来讲,是相当实用的。
因此,我一直认为,能够结识那些不断“鼓动”我的人,才是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缘份。
我一直告知自己一个“准则”,那就是你在哪里、做甚么都是其次,重要的是你和甚么人在一起。我的“话痨”教授说过:“成功的人总是和积极上进的朋友在一起!”我还听过一名斯坦福大学教授的演讲,他这样说:“MBA课程其实大可在10分钟以内讲完。但是,在名校的课堂里,周围将是卧虎藏龙,对你们来讲,交更多的朋友,并从他人的智慧和经验中汲取到营养才是最难得、最有效的。”
固然,MBA还是遥远的事。现在要做的,是开始行动,一步一步迈向目标。我想,很多时候,一个人努力其实不一定能够成功,但只要投入并且用心体会,在前进的途中也一定收获很多;如果荣幸,在中途遇到新的人、新的事、新的环境,乃至发现自己身上新的亮点,也足以开辟出让今天的自己不可置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