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管理故事
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之前,他们其实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忱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甚么都不在意,丢三落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仍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愈来愈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因而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忘我,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便可伤人,关键看如何应用。
二、鹦鹉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外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鲜明,非常灵活可爱。此人转啊转,拿不定主张。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昏暗散乱,标价八百元。此人赶快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否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此人奇怪了:那为何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由于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知我们,真实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可以团结比自己更强的气力,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由于过于完善主义,事必躬亲,甚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三、 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因而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太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竟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因而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谈,“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
”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管理心得: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固然就不得要领了。(励志名言 )管理是甚么?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清事情的“本末”、“轻重”、“缓急”,然后从重要的方面下手。
四、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末为何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常人不知道他事前能革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望没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常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望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常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望因此响遍全国。”
管理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惋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毛病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常常是即便请来了名望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
五、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知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快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因而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照功行赏,本来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觉悟,赶快去约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管理心得:常人认为,足以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进程中的各种辣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有待商议的,俗语说:“预防重于医治”,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以后,由此观之,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实际上是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