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励志故事
《一帆风雨路三年,三战人大一朝成》
简单的几行字概括了李同学三年的考研历程,而期间所包括的感受和经历却不是简单的语句可以描写,是沉淀在我人生岁月中永不退色的回想,在此,跨考教育一起来和大家分享这位否极泰来的学子故事。
梦想起飞于曲折之途
也许是由于年纪尚小,抑或是由于强烈名校情结,我还没有真正适应大学生活,便萌生了考研的动机,做起了考研队伍中的先行者。
大三上半年,我已选择了报考的学校及专业,也安然地在自习室安家。由于我选择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大学,报考的又是热门专业——经济学,这就注定考研路曲折曲折。虽然那时我几近每天都去自习室,但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不过那时我很满足,由于我在走属于自己的路,却不知自己定的目标高远,行动缓如蜗牛。转眼间,已经是2007年。回校后,我找了固定坐位,带着心中的执着开始了真实的考研温习。老实说,这一年的温习,我有过懈怠,但更多的是坚持。也正是从这一年,幼稚的我才体会到考研路上的艰辛。
这一年没有震天动地的大事,更多的是在艰辛中上下求索。时间毫无顾忌,一路狂奔,从1月到1月,从6月到9月,但是考研要掌握的知识却未见成型。9月以后,任务和压力明显增加,每天都是紧张的温习。紧张之余,我会想起心理深深的考研情结,体会那种短暂的摆脱,体会那种为理想而奋斗的充实快乐……理想永久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暴的,虽然曾为考研做了那末多铺垫,虽然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还是没资历做人大的研究生。为了回避考研失败的现实,我决定暂时找工作。荣幸的是,通过校园招聘会,我找到了一份北京的工作。3月底,我便第一次踏上开往北京的列车。
工作乏味但有收获,待遇也不错。如果我不曾考过研,不曾为理想奋斗过,我会一直工作下去,但我是一个寻求理想的人,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考研人,没有理由就这样放弃自己的理想之路。4月底,我只身去了人大,在校园中徘徊了两个小时,买了两幅字、一支笔,然后便匆匆离去了。虽然心中感觉人大也不过尔尔,但我还是希望能到人大读研。回到公司,我决定辞职,随后便返回石家庄准备新一轮的考研温习。
回到学校,穿梭在校园中,我不自觉地站在A教眼前,仰望自己奋斗了一年的自习室和属于自己的那个角落,心中有说不出的凄凉。毕业答辩结束后,全班同学一起吃散伙饭,喝了离别酒,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回望我四年的大学路,只有两个字格外醒目:考研。
受伤的白鸽仍坚持飞翔
2008年6月初,我开始了第二次考研温习。
至今我仍记得辞职回校时对自己和家人说的一句话:既然我辞职重考,肯定有信心拿下人大。那时的我,唯一不缺的就是自信。回到熟习的教学楼,我在B教5楼找了一间个自习室,没再去A教510,试想换一个环境,也许温习的心情和结果会不一样。
伴随着第二次考研的是每天十几个小时的温习、无数的练习题,还有挥之不去的考研情结。我循序渐进,踏踏实实的走过。直到临考前,我对自己还是很是自信。这一路走来,我又认识了很多研友,大家不时地讨论问题、交换观点,也算是考研路上的小风景。第二年的温习生活仍旧很有规律:白天学习,晚上跑步锻炼。一切很平静,没有波涛,而我却希冀在平静中爆发,为此,我不敢懈怠,日日坚持,只为等待来年的春暖花开。2009年1月10号,我再次踏进了研究生考试的考场,但是我却在煎熬中度过了两天,毕竟考得不算顺利。考完后,我有些失望,但我还是心存希望,但在看到成绩的一瞬间,我知道今年梦想又幻灭了。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心中不断回荡,我想我的考研路大概已到了尽头,前方本来清晰的路顿然已难辨南北。至此,我的考研路已坎曲折坷走了两年。
我不能不承认,第二次考研的失利将我曾很是自豪的自信和斗志击得粉碎,将本已清晰的路掩埋的毫无痕迹,而我也终究没能摆脱阴影,我开始低沉,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虚度光阴,也中断了多年的跑步运动……虽然我心里非常清楚这是在折磨摧残自己,但我始终没能坚强起来。父母不懂如何安慰我,只是每天按时把饭放到我房间。一天,母亲照旧把饭端到房间,看见我还是一直颓废,她终究叹息说道:“儿子,你别这样,妈妈看着心疼,我与你爸爸商量了,要不你再考一次,我们都支持你……”说完,母亲把一个存折递给我,我看着皱巴巴的存折,再看着母亲因耽忧而更加蕉萃的脸,我心忽然被狠狠地抽了一下,我怎样如此不孝,既然一次次让含辛茹苦的父母为我耽忧,我要振作起来,考上研究生以回报父母的期望。
第二天,我把存折还给了父母,一个人回到石家庄重整旗鼓。斟酌到考研的本钱,我决定先找一份工作,然后一边工作一边温习。在石家庄赶了几场招聘会,始终没有找到中意的工作,随后又去北京投简历、等面试。奔走了差不多20来天,终究通过了一家公司的面试,但是回到住处,我经过一天的斟酌,还是放弃了这份来之不容易的工作,由于正式工作以后很难保证温习的时间和效果,我不想由于时间的失误而致使考研再次失败。因而,我放弃了一边工作一边温习的动机,而是专心备考,那时我痛下决心对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考研,只许成功。
理想终究照进现实
如果说第一次考研温习的心态是斗志高昂、斗志昂扬,第二次是重整旗鼓后的踏实谨慎、志在必得,那末第三次备考时我不敢再有美好的想法,心中死一样的寂静,只想拼死一搏。
开始温习时,恰逢石家庄夏天的高温,自习室里没有空调,电扇吹的全是热风。常常是学着学着,自习室只剩自己一个人了。那时,我每天想的就是多做题、多看书,按时完成计划,不敢有丝毫懈怠。白天一丝不苟的学习,夜里也不得清静,我常常会在梦中惊醒,梦见自己又在考场答题,又答得一塌胡涂……荣幸的是,我遇到了大学朋友小赵,他也辞职回来重考,而且专业课也考经济学。大半年时间,我们相互学习、共同拼搏,收获颇丰。
两年的磨练,我早已习惯了单调的备考进程:没有周末,几近每天都是不变的重复。国庆节以后,由于自我加压,任务变得更重:各科的真题一遍一遍地演练总结,专业课更是不敢有放松,一直看书做总结笔记;固然辅导班也想过,咨询过跨考教育的老师,他们都很热情的帮我解答了很多疑惑,虽然由于囊中羞涩我最后还是没有报他们的辅导班,在此对跨考的老师们表示深切的敬意。11月,英语和数学陆续开始做摹拟题,专业课和政治还是看书并做总结笔记;12月,仍继续做摹拟题。( )当时我与小赵友相约每隔几天就按规定的考试时间来一次摹拟,上午数学,下午英语,其他时间抓紧温习政治和专业课。结果每次晚上他去自习室找我的时候都发现我还在做数学,很是吃惊。记得当时小赵略带调侃的说:“你是否是数学想考满分啊?数学做的题太多了!”他哪里知道,前两次数学那奇少非常的分数让我承受了怎样的痛苦和煎熬。
就这样坚持到1月,我已把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从1993年⑵009年的真题反复做了两三遍,摹拟题也做了15套左右;英语历年真题一直反复看,单词依然在温习巩固,摹拟题也做了15套;专业课经济学也做了厚厚的几本笔记,基本完成了最后的冲刺总结与练习;政治红宝书和真题也看了几遍,并研究了答题套路。虽然如此,考试的那两天我很不顺利,身心备受煎熬。答完英语,信心被削去一半;考完数学,心中顿时感觉大势已去;下午的专业课,由于题量增大,题目难度增加,更是硬着头皮狂写三个小时还没完全答完。最使人苦笑的是,自己考了三年,这次竟然拆封错了英语和数学两门科目的试题袋。
考完后,我懊恼地奔回宿舍,一个人躲在墙角发愣,我不敢想象失败的结果。我不懂自己呆了多久,只感觉外面黝黑一片,忽然手机响了起来,黑暗中接通电话,“哥们,你电话终究开机,不是相约一起庆祝,这么久还不见你,你没事吧?”原来是小赵给我电话,我很想对他说没事,但是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手机也随着眼泪掉落在地。我没有去捡手机,而是继续蜷在角落,断断续续地听着小赵在电话那端说:“考完就算了,别想那末多,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赶快出来轻松庆祝,然后在全身心投入复试温习……”听着小赵的安慰,我仿佛得到了鼓励,对,还有复试,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准备复试,不能让自己三年的辛苦就这样无疾而终,也不能再次让父母耽忧。
接下来的日子,我忘却了初试的不如意,也不刻意去关注成绩,而是全身心肠投入到复试准备。我到人大找师姐咨询复试有关情况,浏览该系老师发表的论文,找英语专业的同学练习口语听力,亲身设计和演练专业课复试题目……终究我的努力得到了收获,虽然我委曲进入复试,但还是顺利通过复试,实现了在人大求学进修的梦想。
三年的考研生涯终究结束。回想过去,那属于考研的点滴往事犹如放电影一般在我脑海中闪过,或许这些往事会随着时间而流逝,随着自己的成长而淡忘,但那种对理想的寻求已流入我的血液,注入我的灵魂,让我继续在未来的人生路途中勇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