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婚礼贺词 > 正文

四史指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04-10

四史指的是什么

聊城学优教育值得信赖的教育自媒体

■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蓝字“聊城学优教育”关注

■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学优教育:学中优,优中学

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许多作家或同姓同族,或同宗同派,或同源同流;作品或同文体,或同风格,或同主旨等,因这人们将他们并称或合称在一起。还有一些非作家作品类的文学常识,人们也**惯把它们放在一起并称。这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数字,但数字记多了就容易搞混淆。为此,我们可以从数字“二”始按顺序来分类记忆。

【作家并称】

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其弟弟陆云的并称。陆机以文学理论专著《文赋》闻名于世。

二安:宋朝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和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的并称,他们分别代表豪放词派柔顺约词派。

两司马: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其代表作分别为:《子虚赋》《上林赋》;《史记》。

【作品并称】

二雅:《诗经》中《大雅》和《小雅》的合称,总计105篇。

二拍:指明朝小说家凌濛初的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悲情二表:指三国诸葛亮的《出师表》和西晋李密的《陈情表》。

乐府双璧:指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

史学双璧:指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纪传体)和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编年体)。

【作家并称】

三曹:指汉魏年间曹操与其儿子曹丕、曹植三人合称,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观沧海》《蒿里行》;《典论·论文》;《白马篇》。他们共同首创了“建安风骨”文风。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其儿子苏轼、苏辙三人合称。苏洵称老苏,代表作为《六国论》;苏轼称大苏,豪放词派先驱;苏辙称小苏。

三袁:指明朝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合称。他们因祖籍湖北公安县而首创了“公安”文学流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三李:指盛唐诗人李白、中唐诗人李贺和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合称。

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刘基(《卖柑者言》)、高适三人的合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文学三大大师:鲁迅、郭沬若、茅盾

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法国)、契诃夫(俄国)、欧·亨利(美国)。

【作品并称】

年龄三传:指《左传》《公羊传》《谷粱传》三传的合称,是解释《年龄》的儒家经典著作。

三戒:指唐朝散文家柳宗元的三篇寓言:《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

三言二拍:其中“三言”指明朝文学家冯梦龙写的三个话本集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三吏、三别:指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两组组诗:“三吏”指《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些诗歌揭穿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社会现实。

三部曲:这个词首先源于古希腊,指情节联贯的三部悲剧,又称三联剧。

中外文学作品中的三部曲有: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抗战三部曲”《火》一、二、三部。

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作家并称】

初唐四杰:王勃(《滕王阁序》)杨炯(《参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在狱咏蝉》)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与秦观、晁补之、张耒都师承苏轼门下,故合称苏门四学士。

南宋诗四大家:指南宋四大诗人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陆游成绩最高。

元曲四大家:指元朝文学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代四大散文家:杨朔(《荔枝蜜》)秦牧(《土地》)魏巍(《东方》)刘白羽(《长江三峡》)

【作品并称】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的合称,被儒家奉为经典。

前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的总称:《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吴沃尧的《二十年目击之怪现状》,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

临川四梦:又叫“玉茗堂四梦”,为明朝汤显祖所作,分别为:《牡丹亭》(又名《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四库全书》四大体例:经部(儒家经典和注释经典之作)、史部(记叙历史、地理疆域、官职等)、子部(诸子百家著作和历朝科学著作)、集部(历代作家诗文集)

五经:指《诗经》《书经》《礼》《易经》《年龄》五部儒家经典的合称,与“四书”一起成为古代读书人的必修课。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羽,与“12律”成了古代音乐的划分标准。

左联五烈士:殷夫(白莽,原名徐祖华)、柔石、李伟森、胡也频、冯铿(女)(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六艺:古代有两种说法:一是指《诗》《书》《礼》《易》《乐》《年龄》,如《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之”;一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如《张衡传》中的“通五经,贯六艺”。

六合:指东、南、西、北和上、下六个方位为六合,泛指天下。如“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

六书:指古代分析汉字造字法归纳出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心、形声、转注、假借

建安七子: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位文学家的并称。“孔融让梨”的故事众所周知,孔融是古代谦谦君子的典范。王粲文学成绩最高,代表作为《七哀诗》(西京无乱象),刘勰誉之“七子之冠冕”。

竹林七贤:指曹魏正始年间的七位诗人: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他们是魏晋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中阮籍、嵇康文学成绩最高。

明朝前七子:前七子是明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

明朝后七子:后七子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⑴572)中华人民共和国明朝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余日德、张佳胤 。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

七音12律:在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音阶的出发点都可构成一种调式。

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八位散文家的并称,他们代表了唐宋散文的最高成绩。

永州八记:唐朝散文家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的连续性的八篇山水游记,其中以《小石潭记》最为著名。

扬州八怪: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朝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字画家的总称,也称扬州画派。“八怪”为:郑板桥、罗聘、李方膺、李鲜、金农、黄慎、高翔、汪士慎。其中郑板桥成绩最高,他善于画竹子。